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 经济外向度显著提升

 7月29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现场,省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白皮书(2021.06-2022.05)》。这是海南第二次发布自贸港建设白皮书,白皮书已成为社会各界了解认识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窗口和途径。

白皮书包括前言、正文、结语,共2万字,重点从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现代产业体系、税收制度、社会治理、法治建设、风险防控等11个方面,描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实施情况,书中有关数据统计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白皮书进行解读。

□本报记者张熙宇

首批封关运作项目计划总投资超120亿元

白皮书指出,2021年6月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明显,整体推进蹄疾步稳、有力有序。

海南把全岛封关运作作为自由贸易港建设“一号工程”,系统推进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李宇飞介绍,我省全面落实工作任务清单,扎实推进封关运作项目建设。围绕重点建设任务,筛选确定一批看得准、有共识的控制性工程作为建设项目,加快前期工作、抓紧启动实施。第一批封关运作项目计划总投资120多亿元。印发《全岛封关运作前压力测试实施方案》,确保封关前后政策落差可控。

海南配合中央和国家机关推动出台政策文件180多项,初步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体系。李宇飞介绍,海南坚决摆脱“房地产依赖症”,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82.5%。下决心推动并实现儋州洋浦一体化,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体系逐步形成

白皮书指出,《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落地实施,不仅激发了市场活力,也为海南形成国际比较优势产业奠定重要基础,海南自贸港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省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李璐介绍,《特别措施》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安排,将医疗、金融、文化、教育等服务业作为重点,同时关注商业航天、种质资源、新能源基础设施等前瞻性、战略性行业和乡村旅游等海南发展需求迫切的重要行业,切实放宽准入准营门槛,有效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从进展情况看,在医疗卫生领域方面,海南电子处方中心成功流转出第一张电子处方;药品市场准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制定可落地的120种国外先进医美类产品正面清单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使用。教育领域方面,12所国内知名高校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深海、种业科学研究;中国传媒大学考文垂学院等4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均已经批准设立,即将招生开学。

上半年全省货物进出口额达917亿元

白皮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货物进出口额917亿元,同比增长56.0%,增速较全国快46.6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二位;全省服务贸易额158.7亿元,同比增长16%,继2019年后再次实现顺差。

为加快构建政策制度体系,提升自贸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一年来,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委大力支持、高位推动,牵头出台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制度文件。

其中,加工增值税收政策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加工增值内销货物约22亿元,减免税款近2亿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服务贸易方面,已有25项开放措施在海南实现政策落地,4项开放措施涉及的法规调整完毕,有7项已取得了“首单”业务落地。

白皮书还透露,入籍“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已达33艘,登记总吨规模跻身全国第二。

此外,海南在金融领域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海南自贸港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规模不断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收支金额合计8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

相关阅读:
2022年7月29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例 一站一景!北京地铁19号线平安里、太平桥等四座车站今日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