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兰州市卫健委回应“流调轨迹增加口罩佩戴情况”:将认真研究

7月27日,兰州市卫健委就市民提出的“轨迹调查增加口罩佩戴情况调查”建议回应道,将认真研究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不断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稍早前,有市民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患者轨迹途径大量场所,但并非轨迹附近的人都会感染,那么一定是口罩起到作用,反之,可以推测患者应多半未有效佩戴口罩。如果在轨迹调查后询问其口罩佩戴情况并进行汇总统计,并将患者中未有效佩戴口罩的比例进行公示,可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佩戴口罩的重要性。

这名网友提议:可以将口罩佩戴情况分为“未戴口罩”“戴口罩但未有效佩戴”(如漏出鼻子)“良好佩戴口罩”三类。将患者中未有效佩戴口罩的比例进行公示,督促前来协助志愿者或与志愿者聊天的人戴好口罩。

兰州市卫健委称,首先,非常感谢留言人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自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以来,我市已在报纸、宣传刊物、滚动屏、LED屏等多种渠道对佩戴口罩的重要性进行了宣传,并反复在微博、公众号、政府网站、各类流媒体呼吁群众正确佩戴口罩,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对如何佩戴口罩进行了科普宣传。《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如何科学佩戴口罩,在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就医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口罩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 8小时。

对于“流调过程中询问是否佩戴口罩”的建议,回应称,我市流调溯源组在摸排过程中,对涉疫场所初次暴露人员询问行动轨迹时,均向其了解是否佩戴口罩。关于“口罩佩戴情况分类、对患者中未有效佩戴的比例进行公示”的建议,兰州市卫健委表示将认真研究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不断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截至7月26日24时,本次疫情兰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47例,无症状感染者1624例。7月26日,共有36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9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累计治愈出院和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82例。

相关阅读:
中国空间站上为什么只写中文?外国网友的回答亮了 中国佛教协会:南京玄奘寺事件,令佛门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