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平:下沉一线监督 护航乡村振兴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感谢,感谢,帮了我们一把。”不久前,福建省松溪县河东乡长巷村村民刘某收到第一笔低保金后,对前来回访的乡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杨坤连连道谢。

刘某原是乡里的泥瓦匠,靠着一技之长,日子过得有盼头。可天有不测风云,刘某得了中风,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五口就此断了经济来源。

去年10月,杨坤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刘某的家庭情况符合低保标准,随即督促乡民政办将刘某一家纳入2022年度低保,解决了刘某一家燃眉之急。

“攻下来就要守得住。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返贫是关键。”南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自乡村振兴工作启动以来,南平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民生大计,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下沉一线监督,助力乡村振兴政策措施有效落实。

南平市纪委监委紧扣过渡期“四个不摘”、“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等,制定推动监督下沉“5655工作机制”,在全市推广实行“听访查督验”五字工作法,即乡镇纪委通过群众来电来访、主动约访、上门走访等方式,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同时,不定期走访群众,收集问题。随后,乡镇纪委每月对“访”出的事项进行核实,建立“问题台账”“线索台账”和“建议台账”,分领域分类别分层级办理,并跟踪督办结果,接受群众检验。

去年以来,全市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实现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重残重病易致贫户等存在返贫风险群体100%走访,推动解决问题660个。

此外,南平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集体资源流转、集体资产处置等,由市县乡联动开展“清资产、清项目、清产权、清合同”一线监督,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访查等方式,推动清理村集体不规范合同906份,收回集体资产170宗,金额322.11万元。

与此同时,为加强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的“智慧监管”,南平市纪委监委协调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将全市651个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纳入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统一管理、全过程监督,保障项目有效落地、资金安全使用。

“监督保障乡村振兴,点多面广。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抓住‘关键少数’,盯紧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的点,确保政策落到‘点上’‘户上’,以高质量监督护航乡村振兴。”南平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南平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最高检召开长江流域船舶污染治理座谈会:推动源头控制综合防治 台“巡防舰”被曝“重大事故”,5天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