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全媒+丨聚焦西藏双湖县第二批高海拔生态搬迁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全景(7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全景(7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对全国海拔最高县双湖县来说

2022年7月19日将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这一天

第二批西藏高海拔生态搬迁的牧民

将从双湖县多玛乡出发

前往千里之外的雅鲁藏布江北岸

近万名牧民群众将陆续搬离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苦寒之地

前往新的家园,开始新的生活

双湖县人民政府(3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周荻潇摄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地处羌塘草原深处

因康如湖和惹角湖而得名

不同于西藏很多地方的地名均由音译而来

双湖一词是藏文的意译

通往双湖的路(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通往双湖的路(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双湖县下辖7个乡镇

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是1.4万余人的家园

这里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

每年有10个月的漫长冬季

8级以上大风天气高达200天

最低气温零下40℃

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

即使是在盛夏,多玛乡的牧民仍然需要穿着严实,以抵御寒冷和狂风(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即使是在盛夏,多玛乡的牧民仍然需要穿着严实,以抵御寒冷和狂风(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当地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

许多人被关节炎、痛风等疾病困扰

双湖县境内悠闲的藏野驴(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双湖县境内悠闲的藏野驴(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双湖一半以上面积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这片草原是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的乐园

为了让双湖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19年底,双湖县北部3个乡镇的牧民南迁到了雅鲁藏布江畔

在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开始了新生活

7月15日傍晚,在森布日村,先期运送家具的双湖县群众等待搬入新家。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7月15日傍晚,在森布日村,先期运送家具的双湖县群众等待搬入新家。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森布日村海拔3600多米,距拉萨60余公里

临近机场、铁路、高速公路

海拔低了,天气暖和了,出行方便了

7月15日傍晚,贡嘎县的干部群众欢迎先期运送家具的双湖县搬迁群众。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7月15日傍晚,贡嘎县的干部群众欢迎先期运送家具的双湖县搬迁群众。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耳闻目睹乡亲们的新生活

双湖县未搬迁群众开始向往低海拔的生活

“我这几年都只能在天气暖和时回到双湖,其他时间都在拉萨养病……”

73岁的双湖县多玛乡旺杰老人说,这次搬迁,解决了他来回奔波的困扰

位于山南市贡嘎县的森布日搬迁安置点(2020年9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位于山南市贡嘎县的森布日搬迁安置点(2020年9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目前

森布日村已完成了矮化苹果基地、现代牧场等产业布局

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引导牧民转移就业

还有部分劳动力

将继续留在双湖牧业合作社从事牧业生产

双湖县牧民在挤羊奶(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双湖县牧民在挤羊奶(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随着第二批双湖县南部4个乡镇的牧民开启南迁步伐

双湖县将逐步回归到野生动物的怀抱中

这片土地

也即将迎来它的“新生”

先期运送家具的货运车队从双湖县多玛乡出发(7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先期运送家具的货运车队从双湖县多玛乡出发(7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记者:曹健、张京品、格桑朗杰

图片:晋美多吉、孙非、周荻潇

阅读下一篇:

相关阅读:
贵州省政协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王进江被“双开” 公安部网安局:严打“网络水军”造谣引流、舆情敲诈、刷量控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