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多地官员突击暗访,有些问题为何只有暗访才能发现?

对于基层部门来说,需始终绷紧弦。领导来与不来一个样,明察与暗访也一个样,干好本职工作

据报道,最近,多地官员以随机暗访的方式调研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便民服务等工作,体验式暗访,不打招呼、直插一线的调研方式受到舆论关注。有网友评论道:“暗访确实能发现不少问题,这种工作方式值得推广。”

已是头伏时节,热浪袭人。这个时候出去暗访,需要勇气,也正是时候。因为酷暑暗访,更能体会到基层工作者的不易,比如“暑”你最美的核酸检测人员,冒着高温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官员随机暗访,体验一把爆棚的“炎”值,也更容易产生同理心,激发出进一步为基层工作者减负和纾压的责任感。

当然,无论明察还是暗访,都是带着问题出发,意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明察难以看到真问题,而不打招呼的随机暗访,更能直抵真相,发现问题所在。一定程度上说,越是轻车简从,越是不打招呼,越是真正深入群众之中,就越能看到最原生态的情况。

此前,某地领导不打招呼、直插一线,深入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暗访检查,就发现了“值班人员对工作不熟悉、操作不熟练,让调取的画面迟迟调不出来,该掌握的情况也说不清楚”“带班领导竟然不在岗”。如此种种,让人担忧。

显然,暗访的目的,不会也不能停留在发现多少问题、问责多少问题官员上,而是坚持问题导向,实现源头治理,即通过制度安排,减少乃至杜绝相关问题重现。比如,国务院曾多次启动大督查,为更好地达到督查效果,不发通知、不要陪同、直奔问题,实地暗访。暗访之后,将发现的问题分解到有关地方和部门,对重点问题挂牌督办,推动逐一整改。此外,还要推广地方好经验,认真研究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推动政策完善。

由此观之,暗访是手段,并非目的。奔着发现问题,落点是解决问题,通过整改,以更好地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呵护相关制度的尊严,有力保护公共利益。

基于此,暗访不能变成走马观花,不能变成象征性地体验生活,而要尽可能深入实际,并实现常态化。近年来,多地都在践行“四不两直”的调研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这种暗访调研,效果显著。如果只热衷于做表面文章,面对发通知、打招呼、听汇报、陪同接待的调研,只拣好听的说,就背离了调研与被调研的初衷。

“说来就来的节奏,让基层没法刻意安排;灵活高效的行程,让调查内容做不了假、掺不进水,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基层的实际问题。”近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在一篇报道中如是称。暗访的种种好处,无需赘言。同时,也要深思,有些问题为何只有通过暗访才能发现?

一竿子插到底,就能察出实情、查出问题,这是好事。而对于基层部门来说,则需始终绷紧弦。领导来与不来一个样,明察与暗访也一个样,干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规定,也就不怕暗访了。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王石川

责任编辑:刘光博

李克坚任江西赣州市代市长 网红用“警用直升机”拍视频?警方通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