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银川市召开防汛抗旱形势视频会商研判会

为切实做好7月14日~15日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7月14日,我市召开2022年第四次气象灾害防御暨防汛抗旱形势视频会商研判,应急管理、气象、水务、市政管理、住建等10多个部门齐聚一堂,共同会商7月14日~15日天气总体状况、区域降水情况、当前土壤墒情、水情、旱情及县(市)区、各部门防汛准备情况,并就做好14日~15日水旱灾害防范应对和处置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当天,各县(市)区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参加了研判会。

,6月份主汛期以来,我市强降雨频次增多、范围增大、强度增强。预计14日下午到15日夜间,贺兰山洪广镇段、镇北堡镇段有中雨(10毫米~25毫米),贺兰山闽宁镇段有中到大雨(20毫米~40毫米);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永宁县有中雨(10毫米~25毫米);灵武市有大雨(20毫米~50毫米),局地有暴雨(50毫米~70毫米)。主要降水时段在14日后半夜到15日上午,15日下午到夜间降水减弱并逐渐结束。此次降水天气可能引发城乡积涝、山洪等灾害。当前,我市防汛工作压力较大。

会议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克服麻痹侥幸,强化底线思维,超前防控,掌握主动,努力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并落到实处。要责任上再强化,立即进入应急应战状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牢主体责任,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密切关注汛情态势,深入防汛一线,靠前指挥,身体力行。各级防指要做好科学调度和组织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切实按照分工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要措施上再精准,高效开展应对处置,做到预警响应及时、隐患查改到位、洪涝调度统筹、群众转移果断、应急保障到位。

我市应急管理、气象、水务、市政管理等部门将加密雨水情监测,精准预报预警,科学分析研判,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落实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和临灾“叫应”机制,及时封闭相关积水道路、桥梁、涵洞,确保防范防御关口前移。各县(市)区、各部门将对沿山拦洪库、市区重点易积水路段、地下隧道、农村老旧房屋等重点部位持续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发现隐患立查立改,严防灾害事故发生。市水务局、市市政管理局将强化“导、拦、蓄、滞、泄”等措施,努力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损失。同时,我市将根据预警情况,果断转移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蓄滞洪区、超标准洪水行洪区、城市积水内涝区群众。此外,将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制度,确保遇到险情及时高效处置。

相关阅读: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 国家统计局: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