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三”式发展 村与民共富

“三三”式发展 村与民共富

□本报记者史瑞丽

特约记者许晶亮通讯员马兆妍

 6月28日,临近中午,在琼山区红旗镇道崇村山柚基地,致富带头人冯所江、吴淑雄正在研究红旗镇的山茶油和龙眼品牌计划。冯所江和吴淑雄作为红旗镇远近闻名的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示范引领,近150名村民主动参与到道崇村里的600亩山茶油基地、650余亩红旗镇美请龙眼产业园建设,实现综合年收益超千万元。

这只是道崇村依靠党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道崇村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目标,以“三联、三培、三链”的“三三”模式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升”,成为琼山区乡村振兴的靓丽新名片。

为产业发展打牢人才基础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村里缺少龙头企业是村庄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下大力气解决。”道崇村党支部书记吴海山说干就干,党员干部组团招商,成功引进海南大湖桥、海南现代公司等龙头企业,累计固投达8000万元。

“我们是最早试行‘五统一分’模式的村,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机耕、统一种苗、统一技术、分户管理,成本低、收成好、价钱好。”吴淑雄介绍道,村里还柔性引进南繁专家,培养出87名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巧工匠”和种养能人,储备乡土实用人才113人,实现3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夯实产业发展人才基础。

“党建联盟是道崇村整合资源的亮点抓手,我们通过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完成了全村509户厕所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红旗镇副镇长邱海珠介绍。

当前,道崇村党支部依托“一村一策、区镇两级帮扶、政企村三方共建”的模式,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开展“结对子”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村庄环境不断优化提升,道崇村获得海南省卫生村、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称号。

提升产业发展“续航力”

 6月28日下午,在道崇村山茶油加工厂里,党员王禄德正在紧张指挥工人安装调试设备。

“多亏了党建联盟,我们村上马了这个项目,每年村集体预计保底分红36万元。”王禄德介绍。

据了解,道崇村集体公司整合50万元专项资金,与企业联建农产品仓储分拣包装项目,村集体经济项目链条延得更长。

当前,道崇村还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美食消费、红色研学、花卉赏玩、农事体验的精品乡村游品牌,每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年综合收益超350万元,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年工资有三万多元,加上土地租金和自家的产业收入,比在外打工轻松多了。”在海口三角梅共享农庄打工的村民梁振武边修理花枝边告诉记者。

 2021年道崇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8万元,2022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40万元,实现了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

相关阅读:
海口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温馨提示 播下希望“种子” 蓄积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