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文以载道,缀连古今。古籍延续着中华的文明文脉,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然而,古籍得以流传至今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在国家图书馆,有这样一群古籍修复师,他们心细如发、妙手补书。让古籍再现光彩。
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古籍修复师宋晶和谢谨诚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这册西夏文献,这批珍贵的西夏文古籍文献有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然而,历经岁月的沧桑,这本古籍已经脆化到完全拿不起来,书叶板结、大块缺损、霉菌腐蚀,碰一下都“掉渣”。
通常古籍都是单面有字,修复时先垫上化纤纸从背面修复,然而这本西夏文献却是双面都有字,西夏文生僻特殊,一旦修复期间有字迹的纸块掉落就很难对照复位。轻夹书叶、浸润纸张、剔除杂质,宋晶用颜色、厚度相近的三桠皮纸镶接,补破加固,修补破损的搭口纸沿边不超过原书的一毫米。
修一册这样的古籍,少则几周,多则大半年,静心不妄动的这份热爱与定力同样需要岁月的打磨。2015年,北京大学文物保护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满怀职业理想的宋晶刚来到国家图书馆就遇到了第一个考验。
在古籍馆文献修复组,所有人都要过“齐栏”这一关。古籍修复完成装订前,要把书页下板框的栏线调成直线,齐栏练好了,眼力和心性也就练好了。
在修复专家的悉心教授下,古籍馆文献修复组的年轻人都迅速成长了起来。国家图书馆现有古籍修复师21人,青年修复师占比超过70%。敦煌遗书、颐和园相关图样等样式雷,以及一些传世名碑拓片正在他们的手中重现光彩。
宋晶所在的修复小组即将开始永乐大典“湖”字册的修复工作。因为永乐大典异常珍贵,因此修复小组复制了一本一模一样的“样书”进行修复试验。从自己动手织绢确定经纬密度,到将生丝转化成熟丝再染色、老化,最后还原出几乎以假乱真的古籍封面。他们用巧手再续古籍生命,满怀敬畏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