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青藏高原,群山起伏,草原辽阔。青海木里矿区所在的祁连山南麓,是漫山遍野的绿色。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触目惊心的景象——非法采煤形成的多个巨大天坑,将这片高寒草甸撕出一条条裂口。
这样的改变来之不易。2020年,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下属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工生态)承担了青海省木里煤田江仓一号井生态治理项目。近400个日夜里,该集团20余名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团队,400余人、300余台设备日夜兼程,最终完成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中国煤炭科工的木里故事,只是该集团采煤沉陷区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煤炭科工致力于采煤沉陷区治理、生态修复和开发,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生态板块
2018年10月,中国煤炭科工成立全资子公司科工生态,打造生态板块实施主体,与生态研究院、煤炭行业矿区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三位一体”,打造“技术+工程+资本”的中国煤炭科工生态产业一体化运行格局,形成“一院一公司一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
中国煤炭科工生态板块以矿区资源保护、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开发项目为核心,致力于解决我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开发、露天矿开采损害及生态修复、煤基固废综合处置和利用、矿区生态环境“空-天-地-深”一体化监测等相关问题,为矿山生态治理全生命周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据介绍,在现有的矿山修复技术方法中,有的技术较复杂,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较大,成本较高,甚至高过矿山开发获得的收益。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政府,都很难独自破解矿山修复中出现的技术难度大、治理费用高等难题。中国煤炭科工打造的“技术+工程+资本”的生态产业一体化运行格局,正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煤科”方案。
坚持科技创新破解经济难题
如何为大地“疗伤”?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煤炭科工以科技创新实现“变废为宝”,解决了矿山生态修复入不敷出的经济治理难题,实施了一系列矿区生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
以中国煤炭科工2019年启动的济宁任城采空区治理项目为例,在治理过程中,该集团探索了多项矿区生态修复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与工艺难题。采用保护煤柱与墩台式相结合的控制充填技术,有效解决了地表沉陷问题;采用定向钻进技术,有效破解了城市治理场地局限性限制;采用全地层全生命周期定向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有效提高了地层深部变形监测可靠性和稳定性;首次开创固废利用新模式,研发了一套集筛选、破碎、搅拌于一体的制充一体化生产线,把城市棚户区改造遗留的建筑固料再生加工为注浆充填料,用于采煤沉陷区充填治理工程,环保生态效益显著。实现了土地增值利用,城市固废清理,治理成本下降等多项效益,贡献了“煤科”方案。
中国煤炭科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宁任城项目落地实施,开创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土地开发一体化的“任城模式”,开启了央企与地方政府合作治理采煤沉陷区的先河,对全国大量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治理和城市发展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济宁任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
人工修复营造的生态系统能否完全适应自然生态系统,同样是矿山修复治理的难点之一。2020年科工生态承担的青海省木里煤田江仓一号井生态治理项目,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以及因地制宜、安全稳定、经济高效的治理理念,实现该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木里煤田江仓一号井生态治理项目
2020年5月,中国煤炭科工生态研究院牵头的《抚顺西露天矿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入围自然资源部项目库,该项目实施后,将成功解决制约抚顺城市发展的地灾危害和环境问题,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2021年7月,科工生态中标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采空区治理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该项目的实施,证明了采煤沉陷区在经过治理后,完全可以满足高密度高强度建筑群建设用地要求,实现矿区土地再利用。
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采空区治理项目
截至目前,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科工生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70项;制定国家、行业团体标准10项(征求意见稿);牵头申报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采煤沉陷区治理能力提升》项目,已完成部分理论、技术研发工作。
如今,中国煤炭科工在煤矿、公路、城市、水利、电力等领域实施的一系列矿区生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为实现矿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贡献了“煤科”智慧。
【责任编辑: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