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面对国际冲突,中国愿做劝和促谈“助推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巽]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俄乌至今仍未平息的战火令人忧心。“中方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一向站在和平、正义一边。”“一贯散布虚假信息和谎言的是美方,不是中方。中方始终从乌克兰问题的历史经纬和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客观公正判断。”“中国最不愿看到冲突战争,同时也认为搞极限施压和制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中方致力于劝和促谈。”乌克兰危机升级4个多月来,中方一再强调,愿做劝和促谈的“助推器”。而美英等少数西方国家却一再为俄乌冲突继续“拱火”,在世界上制造混乱的同时,也将经济衰落和社会分裂带到本国。认清这些问题的本质,可以帮助我们摆正心态,对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有更深入的认知。

中方呼吁为当事方直接谈判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美西方等外部力量始终在经济、军事、外交等各领域增大冲突加剧的干预力度,逐渐将其演变为一场“代理人冲突”。6月中旬,美国又提出为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的额外安全援助,特别是提供新的火炮、海防武器和先进的火箭系统,加大了国际社会参与政治化解这场冲突的难度。美联社等媒体统计说,加上俄乌冲突后美国这一单笔金额最大的军援,美已承诺向乌提供56亿美元的安全援助。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图源:IC photo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图源:IC photo

这样的“代理人冲突”存在着引发美俄或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直接军事冲突危机的现实可能性。考虑到多个北约国家与俄罗斯都拥有核武器这一现实,如果俄乌现有冲突无法缓解而且持续升温,欧洲范围内就不能完全排除更大灾难降临的可能性。当务之急是回归处理国际问题的理性和冷静,找出问题症结,劝和促谈,使欧洲区域出现的这场冲突能够及时控制住并有效化解掉。

欧洲国家结束冷战的最大成果,本应是创造一个真正能彻底埋葬欧洲分裂,实现欧洲最大范围统一的机会。然而,冷战后30余年,欧洲国际格局却是以将俄罗斯彻底隔绝于欧洲政治与安全进程而告终,由此导致了欧洲更加分裂的现状。欧洲主要国家构建“泛欧安全”的梦想,也因美国顽固推动北约扩大与转型而催生出的排他性、等级性安全架构而落空。俄罗斯作为欧洲大国的身份及其重大合理战略关切被彻底剥夺和蔑视,更是构成欧洲安全构建中时刻存在的“定时炸弹”。切实推动欧洲战略自主、理顺俄欧原本应有的关系,成为一劳永逸化解俄乌冲突和欧洲安全困局的根本出路。这也恰恰是中方所阐述的必须“彻底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立场的应有之义。同样,中方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且这样的主张目前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更为迫切。

在美方的裹挟下,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失去构建战略自主的意愿,因北约“欲将俄罗斯驱离欧洲”而导致的欧洲大分裂悲剧目前看还会愈演愈烈。相比之下,中方关于俄乌冲突及欧洲安全困局化解的主张没有任何私利,站位客观公正,劝言相关各方按问题的是非曲直,相向而行磋商谈判,建设性地解决彼此纷争。

当地时间2月28日,在联合国大会关于乌克兰问题的紧急特别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就表示,乌克兰局势发生急剧变化,“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也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从俄乌冲突升级之始,中方就表明立场,欢迎俄乌直接对话谈判,“乌克兰应当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而不应成为大国对抗的前沿”,并呼吁“为当事方直接谈判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的主张,不论是道义上还是现实层面都表明,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是推动当前俄乌冲突缓和而非扩大化的可靠力量。

布热津斯基说,美方应寻求中方的帮助

除了俄乌冲突外,如何解决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极大考验。在这两个重大事件的应对上,中方的作为同样体现出主持公道、劝和促谈的建设性作用。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朝鲜半岛核问题是困扰东北亚安全的重大议题。该问题的关键症结是朝美之间的深刻敌对与朝鲜缺乏足够安全保障,其突出表现是美韩在半岛区域频频军演以及朝方进行核武器试验和导弹发射,外交领域则是相互指责。鉴于朝美之间直接对话存在困难,为缓解紧张局势,中方协调各方推动形成六方(中国、朝鲜、美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会谈机制,以达成朝美之间及半岛相关方以对话磋商方式化解敌意或不信任及确保区域整体安全利益不受损害的目标。从2003年8月开始,在5年时间里,朝韩中美俄日六方在中国先后举行了六轮会谈,就各方核心安全关切进行深入交流,该机制对增进各方相互了解彼此立场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展示出中方劝和促谈的良好意愿。中国的外交创新,也让“北京六方会谈”成为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政治词汇。

2004年2月举行第二轮六方会谈时,各方为磋商出共同文件没日没夜地谈,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定。时任中国外长李肇星在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通话时还讲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的道理。2005年7月,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第四轮六方会谈正赶上连续高温天,为防止参加六方会谈的各国代表和记者上火,中方专门准备了北京老百姓爱喝的绿豆汤。按照东道主的说法:“可不要小看这一碗秘制的绿豆汤,它绝对可以起到防暑去火的作用。”这一花絮充满了隐喻——在中国的斡旋和努力下,六方会谈的召开缓和了紧张的局势,减少了朝美擦枪走火的可能性,而绿豆汤的“去火”功效也得到六方代表的认同——中国促成六方会谈这样的谈判形式,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确定了框架。

不过,在过去10年中,美国总体亚太战略出现聚焦于大国竞争的重大调整,其通过强化美韩、美日联盟加剧半岛紧张局势,并将固化韩日对美战略依赖的设想步步推进。美国2017年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既损害了半岛自身的稳定,更是直接将朝鲜半岛当成其谋求与中国战略竞争中获取所谓“优势”的棋子。

六方会谈确立的各项目标及同步对等平衡解决各方关切的原则,至今仍有指导意义。面对朝鲜半岛危机持续的复杂局面,中方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坚持对话协商的正确方向,避免采取可能加剧紧张局势和导致误判的行动。中方还呼吁半岛问题的直接当事方,也就是美国和朝鲜应当尽早重启直接对话进程。美朝两国领导人2018年起举行多次会晤,就改善两国关系和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达成重要共识。此后,朝鲜作出关于暂停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的承诺,向半岛无核化迈出重要一步。当2021年美朝对话持续陷入僵局后,无核化进程停滞不前,半岛局势变数再次增多。

中国还是谈判解决伊核危机的坚决主张者。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2007年12月曾在《休斯敦纪事报》撰文说,中国强烈主张在与伊朗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应保持战略上的耐心。他认为,从中国的立场看,美国应避免被拖入与伊朗针锋相对的对抗之中,应把焦点放在通过谈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这位睿智的美国战略家还表示,通过谈判(六方会谈)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努力和经验,可以用到解决伊朗核问题上来,并建议美方应寻求中方的帮助。

与朝鲜半岛安全困境源于美对朝敌对政策相似,伊朗核问题出现的根源是美对伊朗极限施压政策。2015年7月14日,经过艰难谈判,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根据伊核全面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相应解除对伊制裁。中国、联合国、欧盟等国家或组织对该计划予以支持。然而,换届后的美国特朗普政府却在2018年单方面突然退出该协议,转而对伊朗实施单方面制裁。对如此严肃的协议,美国“说退就退”的任性作为,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面对伊核协议再陷困局,根据事件的是非曲直,中方坚持公正、公道负责任的立场,并明确指出,“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持续对伊极限施压,是当前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美方对伊朗施加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的错误做法,也为政治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制造了障碍。

美国穷兵黩武、对外扩张是死路一条

众所周知,美国已成为国际秩序构建中最大的破坏性力量。它没有充分利用冷战后头10年国际格局关键转型时期,去推动建立真正最具包容性的区域及全球安全架构,相反,却始终走在对外穷兵黩武的邪路上。

这样的一个实力“超群”的国家在本世纪头20年深陷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潭,更让美国国内遭受近百年来罕见的多领域衰退、社会分裂,乃至在去年“国会山骚乱”后舆论担心“美国又再次濒于内战”。这表明,美国在国内外宣扬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因其战略失当而遭受严重削弱。但美国却始终不吸取教训,反而在最近的G7峰会和北约峰会上反复宣扬“要击败俄罗斯”和“激烈挑战中国”的荒谬主张。

穷兵黩武、对外扩张是死路一条。一个懒于自我反省并执意在本国国内和其他区域制造动荡与分裂的美国,不可能不在未来招致溃败的宿命。我们认识或研判美国时,既要看清其实力仍处于一定优势,更要认识到其决策群体滥用自身实力,导致自我削弱并给很多国家和地区带来灾难与动荡的悲剧现实。任何脱离这些现实思考的“崇美”和“恐美”心态皆属病态。

当前值得关注的是,美方以俄乌冲突为由加快北约的亚太化转型进程。北约新版战略概念文件表明,该组织将在未来数年加大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力度。美国正试图以所谓“北约经验”完成对亚太区域安全架构的塑造过程。美方所有这些举动无一例外是在区域和全球层面加快针对中国的总体战略对抗布局。美方这种没有外部对手或敌人就不知道怎样规划对外战略的恶劣传统,导致其资源难以用于国内问题的化解,反而使其更难以劝说其他“盟友”为美国战略而牺牲自身的局面出现。一个在中东地区中小国家都接连遭受挫折溃败的美国,又如何能够在其挑起的与中方的竞争和对抗中获胜呢?

回到主题,在国际格局处于关键转变和国际性危机事件频现背景下,世界更需要和平与安宁,而非更激烈的纷争甚至战争。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希望,也给世界带来更多真正美好的期待。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印度在全国44处突击搜查中企,vivo回应! 民进党台南市长参选人被曝光论文抄袭 ,连错字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