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计宗道:清正为民 直言正谏

计宗道(1461--1519年)字惟中,号罗池,明代柳州府马平县人。成化十六年(1480年)乡试,计宗道考中第一,是柳州历史上第一位解元。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任常熟知县,衡州知府等职。

砥节奉公敢于上谏

弘治十五年(1502年),计宗道在常熟担任知县,到常熟第一件事就是祭拜城隍庙和言子祠,决心像言子一样励精图治。遇到了灾荒歉收的年份,计宗道目睹时艰,写下《乞减马平县余田加征状》上呈当道,为民请命,直言请求减除如野峒深山之田等余田的农税,加征粮赋,以缓解百姓的困难,被当地百姓称颂“为人棘棘,不能徇上”,有清风峻节。据民国年间编纂的《重修常昭合志》记载,计宗道清正刚直,慎思明察,遇事有主见。他关心百姓疾苦,为防水旱灾害,主持修筑了三十多处河渠塘坝。还曾因为祈雨不果而焚烧神像,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很大胆的举动。

清介有守致力教育

计宗道有浩然正气,为官端正清介,不与懒政怠政之人同行。据明代才子桑悦在《马平县重修儒学碑记》中记载,弘治七年(1494年),柳江洪水泛溢,汪洋如海,马平县学被冲毁,许多县学生员无法读书。当时有人提议将县学并入府学,计宗道深知这样弊端重重,无法集中教育资源分类管理,于是上书同提学佥事彭甫反复论辩。之后,又移文于两广总督兼广西巡抚邓廷瓒,力陈应仍旧设学,终得同意,重加修建。明代何方志史学家乔远在《闽书》中称赞他为人刚直,不阿谀奉承。

思想开阔钟爱科学

明代中期慕实学兴起,士大夫投身于应用科学试验的风气渐开,计宗道对自然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根据明代《谈林》一书的记载,计宗道曾购藏有一套“铜铸字”(即铜活字),又亲自设计了自动吸水机械桌,开动后可以抽水沿桌脚上桌面。正德元年(1506年),计宗道命石工重新翻镌了《天文图》碑,移入碑房保护,今存的《天文图》碑被称为“在我国古代天文历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计宗道对新事物的敏感,反映出其思想的开阔,这正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所缺乏或者滞后的。

正德十四年(1519年),计宗道病故于福建延平府同知任上,以“乡贤”的身份,被列入多朝县志、府志中。计宗道为官操履清白,不敢有纤微之失,深受地方百姓爱戴。所到任上,政绩颇多,赋税充足,诸事顺遂,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柳州市鱼峰区纪委监委整理)

相关阅读:
央企高管接连履新副省级城市,释放什么信号? 贵港:开展“重温党史庆七一”系列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