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港姊妹学校数量全国最多

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深港两地的合作从经贸领域拓展到教育、卫生等各项民生事业。合作举办高校、医院,拓宽港籍学生在深就读通道、联袂建立两地姊妹学校、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如今,越来越多的港籍居民在深圳工作、生活,深港两地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向深层次拓展。

深港教育交流合作向纵深拓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梁永波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2015年8月加入港中大(深圳)之前,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已超过25年。“7年前我应邀来到港中大(深圳),起初给自己设定了两到三年的工作年限,将自己在香港中大的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体系等经验带过来,没想到一干就是7年。”梁永波告诉记者,港中大(深圳)学生的素质很高,教学的成就感满满,特别是深圳对教育投入的大手笔以及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他留下来在深圳工作至今。

港中大(深圳)的开办开启了深港合作办学的新篇章,也是两地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自2014年成立以来,经过8年的发展,港中大(深圳)的学科建设已逐步完善,目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000多名优秀学子正在此求学,录取生源的质量持续在高位中稳步提升,绝大多数省市的文科最低录取分排位在各省市考生前1%以内,理科在前2%以内,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度和美誉度。

不仅仅是香港中文大学,去年9月,深圳市政府与香港大学签署了关于在深合作办学备忘录,市校在深合作共建香港大学(深圳)(暂定名),根据合作办学备忘录,市校双方将共同努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深圳创新优势,以及香港大学国际化和学术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把香港大学(深圳)建设成为秉承香港大学优良学术传统、扎根深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至于两地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在深港籍学生的就读途径正在不断拓宽。时光回到2001年7月,罗湖港人子弟学校成立,解决在深圳置业港人的子女读书问题。因为办学成绩突出,到了2008年,罗湖港人子弟学校成了内地第一所获得香港教育局官方派位的学校,真正做到了小升初的无缝对接。

如今,除了深圳市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深圳东方香港人子弟学校2所港人子弟学校外,深圳还有11所开设“港籍学生班”的民办学校,共接收港籍学生近4500人,这些学生小学毕业时均可直接申请参加香港“中学学位分派”计划。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深圳还首次把港籍学生纳入深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范围,港籍学生可以和非深户籍学生一样申请参加积分入学。

此外,早在2005年,两地就启动了“深港姊妹学校缔结计划”,截至去年12月,深港姊妹学校增至319对,姊妹学校数量为全国最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港姊妹学校间的交流已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扩展到家庭和社区,为深港教育全面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交流基础。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建设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两地姊妹学校缔结规模不断扩大,姊妹学校内涵和活动层次还将不断丰富。

跨境医疗衔接成效显著

在香港长大,从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入职香港玛丽医院,这是港籍医生樊敬文13年的从医经历。然而,2012年9月,樊敬文做了一个勇敢的尝试,加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创业团队。作为深港合作医疗平台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在深港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战略机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面发挥“双区建设”和试点政策叠加优势,积极探索跨境医疗融合。

在跨境医疗融合浪潮下,最令樊敬文印象深刻的其中一个瞬间是——当上了真正的“深圳医生”。去年8月,樊敬文成为深圳市首批37位获得“主任医师”职称的港籍医生。“获得正高级职称证书后,就打破了两地执业资格认定壁垒。港籍医生在医疗科研、服务、管理方面会更方便。”樊敬文说。

在医生资质互认方面,深圳先行探索。深圳打破深港医师资质壁垒,开展境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认定,与内地医师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与此同时,深圳持续优化港澳医疗机构审批流程,简化港澳医师资格认定、短期行医许可程序,大幅压缩机构设置与执业登记审批、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执业办理的时限。

作为“港澳药械通”首家指定试点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引进在香港、澳门上市的临床急需药物,造福患者。首个引进的药品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成为内地“熊猫血”妈妈的“幸运药”;恩曲替尼、劳拉替尼等目前全球较新的抗癌药品更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引进心血管新械“可吸收抗菌封套”,对于有既往感染史、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免疫缺陷、肾功能衰竭等感染高危人群来说,可有效降低植入感染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在推动医疗服务跨境衔接这道湾区融合“必答题”上持续发力,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尤其是2020年以来,深圳市卫健委以国家综合授权改革为牵引,大力推动“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放宽国际新药准入”首批2项卫生健康领域授权事项高质量落地实施,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引领性、示范性改革成果。

“港澳药械通”落地,既惠及内地居民,造福跨境患者,又有效促进了湾区医疗同质化发展,也对整个国家的医药医疗水平起到推进和示范作用。截至5月30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已获批引入13种药品和9种器械,已有逾700人次享受试点政策福利获得及时救治。受惠患者中,近40%来自深圳市外。“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服务一体化。”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港姊妹学校数量全国最多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电影展映活动在穗开幕

6月23日晚,“光影湾区·香江风华——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电影展映”活动在广州开幕,严浩执导、斯琴高娃主演的香港经典电影《似水流年》拉开了展映活动的序幕。

香港电影展映活动是粤港两地开展电影交流互鉴、深入推进大湾区文化圈建设的探索实践。本次展映活动的主旨是从湾区出发,辐射全国,以光影为纽带,促进人文湾区建设。自6月24日起,香港电影展映活动将陆续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6城举办,历时近两个月,共展映12部香港经典电影。

这12部香港经典电影(按出品年份排序)是:1972年出品的《精武门》、1984年出品的《似水流年》、1986年出品的《刀马旦》、1987年出品的《秋天的童话》、1988年出品的《胭脂扣》、1990年出品的《笑傲江湖》、1991年出品的《纵横四海》、1992年出品的《家有喜事》、2003年出品的《忘不了》、2010年出品的《月满轩尼诗》、2012年出品的《寒战1》、2017年出品的《拆弹专家1》。

广东省电影局、广东省港澳办、广东省文联领导,展映活动支持单位代表,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香港驻粤有关机构代表,广东省电影界有关人士,以及特邀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深圳香港联合举行金融与现代服务业投资交流会

昨日,香港深圳投资交流会——金融与现代服务业专题活动分别在香港、深圳两地以视频连线形式举办。会上,香港投资推广署和深圳市商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联合开展海外招商,为深圳和香港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作用提供重要支撑。

此次活动由香港投资推广署、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共同主办,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经济部贸易处支持。美国德州仪器、新加坡渣打创投、香港中道集团、美国波士顿咨询、戴德梁行、仲量联行等来自深港两地的知名企业及专业机构等代表参会。

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傅仲森表示,香港与深圳在跨境基础设施、金融和专业服务等领域已经展开广泛合作,协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发展。该署和深圳市商务局于去年建立了全面的招商合作机制,双方通过密切合作,吸引外企在两地投资。

深圳市商务局局长张非梦表示,该局与香港投资推广署共同研究制定了海外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并先后在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举办了10场经贸投资交流活动。双方此次签署合作备忘录,对深化深港更紧密合作、提升深港市场一体化水平、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表示,前海将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不断构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造深港合作“第一站”,不断吸引更多海内外企业扎根前海。

据悉,本次交流会是今年以来按照“1场全球招商大会+12场区级招商大会+N场海外分会场及产业招商活动”统一部署,由深圳产业部门会同相关辖区单位联合举办的细分领域产业招商专场活动,意味着今年的全球招商大会系列活动序幕正式开启。

行政立法良性互动为香港开新篇——访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梁君彦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接受记者采访。回望过去25年立法会发展历程,梁君彦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他满怀信心:“相信下一届特区政府和立法会会有良性互动,同为香港开新篇。”

25年间,梁君彦已出任五届立法会议员,是最资深的议员之一。他说,从第四届到第六届,反对派议员就穷尽心思企图拖“一国两制”后腿,甚至不断勾结外部敌对势力,想让世界认为“‘一国两制’行不通”。

此前,香港发生“修例风波”,“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央审时度势,果断采取了制定香港国安法和修改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等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这些举措给立法会带来的系列变化和崭新气象,让梁君彦尤其感叹。

今年1月3日上午,新当选的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全部90名议员,第一次在庄严的国徽前,逐一郑重宣誓,表示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宣誓仪式庄重严肃,展现了立法会议员的良好精神风貌。

“中央出手,立法会终于又恢复正常。”他说,第六届立法会最后一年至今,很多对香港经济和民生有利的法律得以高效通过。比如在2020至2021年度,再没有议员作出极不检点行为以致会议须暂停或终止,立法会有效处理了积压多时的大量议程,破纪录地通过了46项政府法案,比过去几届每个立法年度平均通过约20项多出一倍以上。

总结变化的根源,梁君彦认为关键是落实了“爱国者治港”原则。新选制下产生的立法会确保了“爱国者治港”,杜绝了勾结外部敌对势力的人进入立法会等乱象。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90名议员有心为香港做事,而且有经验、有能力,可以代表不同界别、不同专业的人士,理性讨论问题。

“我们现在是‘五光十色’,‘爱国者治港’让我们都为香港市民做事、谋幸福,而不是拖政府后腿,更不可能为外部势力做事。”梁君彦说。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初在深圳会见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部分议员,并对新一届立法会议员提出五点希望,其中第一点就是希望议员做立场坚定的爱国者。梁君彦说:“我们完全支持‘爱国者治港’,完全支持‘一国两制’,也有力量支持‘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行稳致远。”

展望未来工作,梁君彦充满热情,满怀信心。他说,房屋、青年向上流动、养老、医疗等都是香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立法会议员已经准备好和新一届特区政府一同来推进”。

在梁君彦看来,行政立法机构良性互动,就是特区政府法案拿到立法会审议时,议员会从不同阶层、不同专业的角度充分考虑,有问题也一定会提问。而特区政府也会聆听议员的意见,吸纳他们的专业意见,最后共同达致一个最佳方案。“我们良性互动,香港一定能够实现良政善治。”

“‘一国两制’是前所未有的伟大、跨时代的构思,对香港有利,对国家有利,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梁君彦说,特区立法会一定要记住“一国”为根、“一国”为本,坚定不移落实、履行职能,和特区政府合作,共为市民谋幸福。

相关阅读:
6月23日上海市各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和当前全市风险地区信息 一本线理科451分,文科549分!2022年贵州高考分数线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