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无故被赋“红码”背后,谁在如此管理健康码?侠客岛:应该被严肃追责

面临“取款难”之后,河南省村镇银行的多位储户又遭遇不明原因的赋红码。

6月14日,一位储户近日打算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尝试线下取款,但她通过电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自己到达当地时被赋“红码”,原因目前仍未明晰。一位自述本身就在郑州工作的储户也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自己并未去线下取款,但健康码也变红了。

甚至,还有远在沈阳的储户,健康码也变红,查询结果显示数据来源为“河南省”,原因为“无”。

6月14日下午,一位参与健康码建设工作的从业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技术上看,健康码“由绿转红”,主要是因为使用者触达了某个特定的场所或其他特定条件。而修改健康码状态的技术也很简单,关键在于权限的分配和设置。

另外,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14日河南省卫健委值班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昨天(13日)开始,该省卫健委及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多个“外地来豫储户被赋红码”的投诉。接到投诉后,省卫健委昨日已将投诉反馈至相关部门,目前正在调查核实中。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廖藏宜则对记者表示,从属性来看,个人健康信息码属于居民个人层面的隐私信息。应用健康码的部门在使用和管理健康码过程中,要依法依规进行,法无授权不可为。

储户“转红”的健康码截图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储户“转红”的健康码截图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健康码为什么变红了?

新华社5月18日报道,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据了解,4家村镇银行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4家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存取款业务正常开展,凡依法合规办理的业务均受到国家法律保护。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将密切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惩金融犯罪,依法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这一发声给储户李丽(化名)吃下一颗定心丸。她与一名储户及一位储户家属作伴,于6月12日坐上前往郑州的飞机,计划线下取款,却没想到此次行程又将节外生枝。

据李丽所述,抵达郑州时,飞机广播响起自己与另外一名储户的名字。在出口,二人被两名警察模样的人检查了身份证,二人取完行李后出机场时,健康码分别显示为绿色和红色。李丽的红码赋码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随后李丽被身穿防护服的人员带走。健康码显示为绿色的储户则被一名警察模样的人带走,另一位同行的储户家属则自行乘车离开了郑州,其健康码从始至终都是绿色的。

“我的护照都已经是三年前的了,没有出入过境。”李丽感到很纳闷。

随后,工作人员由于没有查询到李丽近期存在出入境记录,曾尝试在其权限系统里进行“转码”,却发现无法操作。而在系统后台输入李丽的身份证号码后,一直显示为“红码”及“入境人员”。

两个多小时后,李丽得以离开,工作人员建议其通过社区等渠道尝试“转码”。李丽也在辗转多处打听后,前往郑州市人民医院做核酸检测。

在那里,她遇到了同为低风险地区前往郑州的村镇银行储户。他们讲述的经历基本一致:希望线下取款,却在抵达目的地时发现被“红码”缠身。

因红码限制,李丽等人在医院等待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因红码限制,李丽等人在医院等待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13日凌晨1点过,李丽没有接受相关方面的“返乡”建议。13日下午,她被安置于郑州当地普通酒店,但被要求24小时内不要离开房间。

李丽自己查询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时,发现其显示是绿色的,但进入饭店等场所时扫码显示却是红色的。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储户发现自己的健康码也莫名变红。例如身在沈阳的居民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记者,自己是河南村镇银行的储户,近期未去过河南,但沈阳健康码“辽事通”也在13日转红,查询结果显示数据来源为“河南省”,原因为“无”。在联系当地110、12345、卫健委、大数据中心、省公安厅等多处后,该储户目前仍未找到“转码”方法。

而另一位在郑州长期工作的居民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自己是河南村镇银行的储户,6月10日左右,当地相关部门给他打来电话了解此事。他并未前往线下取款,但健康码却在6月12日变红。尽管该居民随后做了多次核酸检测,健康码仍未变色。

“我现在工作场所去不了,超市(去不了),公交什么都坐不了。(健康码红码)影响我生活,我前段时间身体不好,还要去做检查,这医院也去不了。”该居民抱怨道。

据记者采访了解到的信息,至少数十位储户被赋红码,而自14日上午起,有部分储户的红码已转绿。例如前述沈阳居民致电郑州公安完成基本信息登记后,于中午接到郑州警方回电,经查询“辽事通”健康码后发现已经转为绿码。不过,对于此前健康码变红的原因,相关方面并未给出答复。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无故被赋“红码”背后,谁在如此管理健康码?侠客岛:应该被严肃追责

是谁在管理健康码?

谁能赋红码?

目前,各地健康码一般分为红码、黄码和绿码,红码意味着出行受限,一般需要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根据河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于2021年8月印发的《河南省健康码赋码规则(第二版)》,根据不同疫情防控风险分别赋予健康码不同颜色,即红码、黄码和绿码,其中红码表示需要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需属地疫情防控机构严格管理。

上述赋码规则还规定,需赋红码的情况为:

确诊病例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

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的密接,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

境外来豫人员,自入境之日起,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

高风险地区驻留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赋红码;等等。

截至发稿,河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对上述情况未作公开回应。

据海报新闻,郑州大数据管理局回应称,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属社会防控部,是健康码管理的直接机构,制定赋码的规则,赋码、解码由该部门负责。而一位郑州市卫健系统的内部人士也在14日上午在电话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卫健委在疫情防控中的主要工作是患者救治、流调、核酸检测等业务性工作,赋码不属于卫健委的职能范畴。

一位家住北京的储户的行程卡、豫康码及北京健康宝截图。(南方都市报)

一位家住北京的储户的行程卡、豫康码及北京健康宝截图。(南方都市报)

随后,记者多次拨打河南省疾控中心公开电话,并根据对方提供的电话拨打省疫情防控办电话,但均未接通。

14日下午,河南省政务服务热线12345一名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省外低风险地区到郑州后,健康码会显示黄码,但只要三天两检就可以消除。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个人被赋红码的原因比较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若健康码有异常,其可以记录相关信息并转到处理单位,再具体核实被赋红码的原因。

健康码是口罩、核酸检测、新冠疫苗之外疫情防控的一大利器,但也需要警惕过度防控。记者注意到,6月11日,交通运输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国交通网络总体畅通,主要物流指标稳中向好,重点枢纽逐步复工达产,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与此同时,个别地区疫情防控通行过度管控、重复核酸检测等问题仍零星散发。

6月14日早间,“河南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一码通行全省!“升级版”河南健康码上线》的文章,其中写道:目前,在河南任何城市扫描场所码,都能做到扫码结果展示全省统一,各项数据互联互通,真正实现扫码结果全省互认,一码通行全省。

该系统是在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指导下,由正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建设而成。14日下午,记者拨打正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启信宝等平台所留电话,均无人接听。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专家:健康码属于个人隐私,

相关部门应“法无授权而不为”

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社会通行证,健康码的存在如此重要,但公众未必了解它。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廖藏宜在14日下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特别强调了健康码存在的背景和意义。

廖藏宜指出,健康码又名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初衷是政府用于非常态下的个人涉疫状况判定的电子凭证。目前,健康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包括交通出行、重点场所出入管理、看病买药等。在大数据赋能下,健康码对政府部门精准、高效地进行疫情防控和人员管理,提升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0年,国家出台了健康码开发的技术规范,对健康码使用单位的授权、管理、应用范围等做了统一规范和要求,并发布了《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

廖藏宜表示,从属性来看,个人健康信息码属于居民个人层面的隐私信息,受《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法律保护。应用健康码的部门在使用和管理健康码过程中,要依法依规进行。法无授权不可为,如果不按国家规定,随意转黄码、红码,超国家标准范围进行使用,属于政府部门的权力滥用和侵权,应该及时改正。

为了深入了解河南储户在此次事件中面临的“红码”困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14日下午电话采访了一名参与健康码建设工作的从业人员张华(化名)。

张华表示,居民反映的“健康码为红,场所码为绿”的情况是可能存在的。这是因为场所码是全国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的新产物。很多地方之前只有健康码系统,今年才有场所码系统。如果两个系统的承建方不是同一家公司,就会存在两个系统相互独立,数据虽通过某一平台流转,但两家系统的结果不完全一致的可能。

张华告诉记者,从技术上看,健康码“由绿转红”主要是因为使用者触达了某个特定的场所或其他特定条件。而修改健康码状态的技术也很简单,关键在于权限的分配和设置。

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码状态修改权限不会由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环节的工作人员单独负责,而是会内置一个不随意变更的规则,会随着各级疫情防控部门的要求变动。

“技术人员在后台想改(码)就改的情况很少出现,但肯定是能改的。这取决于每个地方的内部审批流程、权限流程、修改流程,以及特殊要求。“

张华认为,与之前的版本相比,目前国内的健康码管理流程肯定是更完备的,但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健康码系统也会暴露更多不足之处,需要循序渐进地完善,而这也是健康码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期。

“这个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一定是可以反推政府各部门去优化健康码系统建设的。”张华说。

值得注意的是,6月14日半月谈发表题为《给讨说法的储户赋红码?健康码不能被滥用》的评论。

评论指出,给讨说法的储户赋红码,突破了公众对健康码适用范围的共识,当然激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与深深担忧。

评论称,这种做法,一方面消解了健康码的本真功能,一方面也扰乱了疫情防控大局。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一做法是经过了什么样的流程?又是由谁来决策使用的?相关地方应该查清楚来龙去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图片来源:微信截图

图片来源:微信截图

另外,6月14日晚侠客岛发表题为《随意给人赋红码应被严肃追责!》的评论。

评论指出,这次储户赋红码非常之“精准”——同行去郑州的,只要你不是这几家村镇银行的储户,健康码就还是绿的;变红的只有相关储户。这样莫名其妙的红码,难免让人质疑是以“疫情防控”之名,行“处理维权”之实,将矛盾延后、推迟。

评论称,疫情防控措施被随意用于“社会治理”或“维稳”目的,不管是哪个部门、哪些人授意干的,都应被严肃追究责任。因为一个基本的道理是:“一码归一码”。

记者|林姿辰陈浩

微博网友热议:

相关新闻:

河南4家村镇银行线上不能提现,经侦专班已介入(第一财经 2022-04-26)

近日,河南多家村镇银行不能提现一事受到广泛关注。

储户万先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他于2020年11月开始在度小满等互联网平台以及银行微信小程序陆续购买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发行的存款产品,今年4月19日,他突然发现无法提现,多次联系银行却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法。

除了万先生提及的这3家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也被传出线上无法提现的消息。

在上述银行的官网上,显示着系统进行升级维护,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暂停服务,有现金需求的客户可以到银行柜台进行办理。有储户拨打银行电话,银行曾透露没有与微信小程序合作,没有线上渠道。

第一财经电话联络禹州市公安局,对方提供了专门侦办该警情的经侦大队电话号码。经记者电话询问,一位经侦大队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成立工作专班,在全力侦办中,具体进度不清楚。

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客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该行网点正常办理业务,系统确实在维护中。并表示,期间监管部门也在对异地大额存款客户的资金进行审查。

不能提现

万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从2020年11月开始在度小满上购买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等发行的存款产品。

以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为例,在万先生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一张截图中,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发行了多款定期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1%~4.6%之间,分为按年付息、按月付息、按半年付息等,比如,其中一款名为“日薪月溢系列”产品的服务协议上明确:这是一款个人人民币定期存款产品,期限5年,甲方可通过乙方提供的线上渠道进行交易。

另一款名为“禹州新民生财富自由系列第4期”的产品,每期付息年利息为4.8%,付息周期为12个月,起存金额为100元,也明确标注着“保本保息”。当前产品已下架。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无故被赋“红码”背后,谁在如此管理健康码?侠客岛:应该被严肃追责

2021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营网络平台提供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服务。这意味着,互联网平台不能再销售曾经火爆的互联网存款产品了。

万先生也说,自2021年1月开始,度小满等外部互联网渠道就下线了这些银行的互联网产品,但同时他收到了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的短信,短信中链接了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小程序的网址,通过网址进入该银行公众号里的小程序,此后他又陆续在小程序中购买了多款存款产品。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无故被赋“红码”背后,谁在如此管理健康码?侠客岛:应该被严肃追责

“当时在小程序里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我此前在度小满购买的金额,直到4月19日之后就看不到任何信息了,”万先生说。

第一财经随即根据链接进入小程序,但页面显示:小程序系统更新维护中。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无故被赋“红码”背后,谁在如此管理健康码?侠客岛:应该被严肃追责

万先生于是致电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对方客服表示,其为地方银行,存款业务都是在当地办理的,没有与微信小程序银行合作,让储户自己报案。”万先生说,他拨打当地经侦,对方表示该事件已经立案,公安机关在全力侦办,具体侦办什么内容,并没有说明。

另外,万先生也提供了其他储户与柘城黄淮村镇银行的对话,该行客户人员同样表示,并没有线上业务。

就在4月18日~4月19日,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及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先后发布“系统升级公告”,公告表示4家银行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将暂停服务。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无故被赋“红码”背后,谁在如此管理健康码?侠客岛:应该被严肃追责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无故被赋“红码”背后,谁在如此管理健康码?侠客岛:应该被严肃追责

另外,4月22日,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开封银保监分局的公告。

公告称,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是经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批准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该行足额缴纳了存款准备金,目前资金充裕,支付能力充足。该行参加了存款保险,根据《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人的合法存款受法律保护。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将继续支持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并将采取有力措施维护金融秩序,切实保障银行和广大储户的合法权益。

钱在哪里

究竟是因为系统升级导致不能线上提现,还是如客服所说,银行没有线上业务?而如万先生一样的储户在微信小程序所购买的存款产品去了哪里?

“要是通过银行微信小程序购买的存款产品是假的,那就太诡异了。”万先生说。

对此,第一财经致电上述4家银行。其中,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一位客服表示,目前银行在正常运行,网点在正常办理业务,系统确实在维护中,系统升级以后,网银会恢复正常,线上业务可正常操作,当前系统维护接近尾声。并表示,期间监管部门也在对异地大额存款客户的资金进行审查。

柘城黄淮村镇银行电话处于无人工状态,仅自助语音称该行系统正在进行优化升级,目前各项功能正处于调试状态,调试后的具体启动时间以公告为准。

截至记者发稿,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电话一直处于无法接听状态。

第一财经电话联络禹州市公安局,对方提供了专门侦办该警情的经侦大队电话号码。经记者电话询问,一位经侦大队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成立工作专班,在全力侦办中,具体进度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2家村镇银行的控股股东均为许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许昌农商行”)。

天眼查资料显示,许昌农商行注册时间为2009年12月1日,注册资本为1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邢进军。

3家村镇银行中,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成立于2011年1月30日,注册资本为1.3亿元,许昌农商行持股比例20.5%;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成立于2015年11月23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许昌农商行持股比例为51%;柘城黄淮村镇银行成立于2016年3月29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许昌农商行持股比例51%。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无故被赋“红码”背后,谁在如此管理健康码?侠客岛:应该被严肃追责

相关阅读:
打造世界一流的育种企业 推进“两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14日山东省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