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株洲:纪检干部荒田“寻”水

“现在咱们组里农田灌溉用水的问题解决了吗?”

“都解决好了哦,现在我们组农田里的用水基本上都有保障了!”

6月初,在株洲渌口区南洲镇马家湾村,南洲镇纪委书记易鸿入村回访一起与干部作风有关的农田抛荒问题时,正在耕作的村民笑着连声回答。

农田抛荒问题是怎么与党员干部作风牵扯上的?这个事还得从头说起。

今年4月,株洲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粮食安全问题专项监督,南洲镇纪委也同步进行监督检查。镇纪委在走遍全镇19个村后发现,本应是春耕农忙时节,马家湾村菖蒲塘组却有大片农田抛荒,杂草长得比水稻收割后留在田里的禾蔸还高。

通过走访得知,近几年,因渌口区区属企业渌湘集团在菖蒲塘组周边开发建设,一些地表水系遭到了破坏,导致全组大部分水田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而菖蒲塘组仅有的一个灌溉用水塘也只能靠下雨蓄水,加上水塘部分水域被征收,面积仅剩10余亩,一到枯水季节,根本满足不了全组上百亩农田的灌溉需求。

“这片抛荒农田一共82亩,因为缺水,大家担心辛苦插下去的秧苗会干死,于是干脆不种了。”田埂上,菖蒲塘组村民杨毅向入村走访的易鸿抱怨说,去年组里有村民试着种了几亩田,但种出的水稻有很多空壳,谷粒缺水不灌浆,根本没有什么收成,几个月的辛苦都白费了。

走访完后,镇纪委将情况向镇党委进行了汇报,并督促相关部门关注并解决此事。于是,镇党委、镇纪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村组干部开会商讨寻找水源的办法。但没想到的是,会上,村组干部们大倒苦水。

“我们多次找渌湘集团要求恢复农田耕种条件,可他们总说会给答复,但就是没有下文。”马家湾村党委书记林雪飞叹气说,因为田里没有水、没产量,大家耕种也就没了积极性。

还有村民说,这两年里,大家反复到南洲镇征拆办反映问题,要他们出面协调解决,可也仅得到一句没有期限的“会想办法”。

既不解决问题,又无明确答复,灌溉水源的问题出在干部作风上,这也致使村民对一些部门甚至干部个人怨言很大。

“‘寻找’水源还得从干部作风上着手。”易鸿说,为了压实责任,镇纪委召集镇农业农村办、镇征拆办等部门召开联合会议,当场通报了问题走访调查情况,并约谈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个别责任干部进行了严肃批评,用纪律压实了解决该问题的责任。

同时,镇纪委将问题交办相关职能部门后全程跟踪监督办理,督促其对照土地征收合同和农业相关政策,与渌湘集团沟通协调后拿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尽快解决问题。

在纪律监督的推动下,渌湘集团承诺出钱租用菖蒲塘组的灌溉用水塘进行水产养殖并直至被征收,其租金部分用以抵偿村民农田减产的收入,维护村民耕种积极性。同时保障该水塘水源只用于农田灌溉,不做其它用途,枯水季节则组织、协调人员到其他村民小组水坝中抽水灌溉菖蒲塘组农田,确保粮食收成。

于是,困扰菖蒲塘组两年多的农田灌溉水源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抛荒的农田又种上了青翠的秧苗。(株洲市纪委监委廖培)

相关阅读:
A股午评:行情低开低走,上证指数跌1.6%,两市股价下跌股票近4255只 哈伊高铁铁伊段先行工程桥梁桩基完工 我国最北高铁即将全线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