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倪浩]中日韩三国贸易版图正在发生微妙变化:韩国对华贸易规模正在全力追平日本对华贸易额,两者之间的差距已近历史最小,而这也引发了韩国能否在2022年赶超日本、首次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国的悬念。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月度进出口数据,在今年前5个月中,韩国的对华贸易额实际上已经超过日本,并仅次于美国。事实上,在去年8月韩国单月对华贸易在近期首次超过日本后,该态势已持续至今年5月,期间只有在今年2月韩国对华贸易额曾短暂地略逊于日本。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根据目前状况,2022年全年中韩贸易规模超过中日贸易规模是大概率事件。陈言表示,日本5月通过了“经济安保法”,或在宏观层面上形成压制中日贸易的客观现实,也有利于中韩贸易规模实现赶超。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里,中韩贸易额达到15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而中日贸易额为14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萎缩了1.6%。5月当月,中日双边贸易额为288亿美元,也不及中韩间的320亿美元。
《环球时报》记者查阅了海关总署2021年以人民币计算的进出口数据发现,2021年8月份之前,韩国一直在奋力追赶日本,并终于在2021年8月以2055亿元人民币的贸易规模超过了当月的中日贸易额,其单月优势一直保持到年底。
不过从全年来看,中韩贸易规模在2021年全年仍然落后中日。数据显示,2021年中韩货物贸易额为3623.5亿美元,同比增长26.9%。中日贸易额为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不过,韩国、日本与中国贸易额的差距在当年已缩小到了不足100亿美元。
换句话说,在中国主要贸易国位次的“竞争”上,日本虽然暂时还保持着“亚军”的位置,不过韩国超越它已近在咫尺,并有极大可能在今年就代替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国。尤其是在对华贸易增速上,韩国已拉开了与日本的距离。
陈言对《环球时报》分析认为,中日贸易增速落后于中韩值得认真分析。他认为,尽管日本GDP几乎是韩国的三倍,但在经济结构上,日本的外贸依存度明显小于韩国,这制约了中日贸易规模的增长速度。第二,日本在中国有大量投资,其经济活动在统计上并不计入两国的贸易额,也很难反映在中日贸易数据上。此外,日本的技术革新出现了非常大的停滞,也是不利因素。
与此同时,陈言认为,日本现任政府对华态度日趋强硬,在一些产业政策上和美国“一唱一和”,也都不利于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负面因素。”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日经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始终是两国关系“压舱石”和“推进器”。双方应深挖合作潜力,培育打造新增长点,持续做大共同利益。但孔铉佑同时强调说,日方应避免以经济安全为由对正常经贸科技合作设限,应维护公平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大经济体首次纳入同一自贸框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曾在《环球时报》撰文表示,2020年,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远超欧元区,与北美自贸区旗鼓相当,已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中心。
他认为,长期以来,中日韩三国经贸关系紧密,利益高度融合。尤其是 2022年RCEP的生效,填补了东北亚多边自贸区空白,也为中日韩深化合作提供了新机遇。项昊宇表示,着眼后疫情时代,中日韩三国可抓住机遇,携手深化RCEP框架下的互利合作。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