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海口参与自贸港建设让人充满使命感”

□本报记者高潮

 6月7日下午,中交二航局海口中交国际自贸中心项目副总工程师吕秋杰正在梳理项目近期施工图纸,进一步优化施工流程,抓紧二季度的施工进度。

 2016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吕秋杰进入中交二航局从事项目建设。2020年5月,海口中交国际自贸中心项目开始施工,这是省重点项目,塔楼高211.6米,地上44层,是海口在建项目中最高的全钢结构工程,将打造海口大英山CBD商务区5A级总部商务新标杆,是城市的一座新地标。吕秋杰是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项目施工前,这里曾是下洋、瓦灶村拆迁后的大片荒地。如今,建设中的海口中交国际自贸中心项目钢结构拔地而起119米,已安装至27层。周边楼宇鳞次栉比,依偎着穿城而过的美舍河,美不胜收。

每天,吕秋杰都要到工地上转一转,确保施工保质保量。施工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吕秋杰都会想尽办法啃下“硬骨头”。尤其是在地下室施工阶段,按照传统施工工艺,一根12米长、重达300公斤的槽钢要在空中完成切割,再焊接到支撑上。每焊接一根槽钢要耗时半个多小时,地下室两层内支撑总共要焊接628根,无疑会影响施工速度。吕秋杰算完“账”后,萌生了新想法:能不能让槽钢在地面完成切割,用仪器能不能实现?

“内支撑剪刀撑施工槽钢下料定位器”的发明专利就这样诞生了。“新工艺不仅节省约20%的钢材用量,还节约了大量施工时间。”吕秋杰言语中带着自豪。此外,项目上还诞生了4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海口参与自贸港建设的感受是,充满使命感,个人能力也在提升。”吕秋杰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海口重点项目的建设者们勇当先锋,发扬工匠精神,因地制宜创新施工工艺,打造精品工程。相信海口中交国际自贸中心项目明年建成后,一定会成为国兴大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阅读:
“牛皮癣”乱贴 垃圾箱敞盖 冻马鲛鱼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阳性,海关总署对缅甸1家企业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