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便利!多地“弃用”核酸检测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近日,河南核酸检测屋因设计“不便民”遭到“吐槽”,成年人需要“扎马步”进行核酸采样,而医护人员也是或站或坐跪在座椅上,采样非常不便利。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多位北京市民处了解到,北京呼家楼、朝阳门等地的核酸检测屋已被“弃用”,医护人员直接在屋外搭起了核酸检测棚,采取传统的核酸检测方式。

北京朝阳区呼家楼一处核酸检测屋,医护人员直接在屋外进行检测。受访者供图

北京朝阳区呼家楼一处核酸检测屋,医护人员直接在屋外进行检测。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医护人员会“弃用”核酸检测屋?广州一名三甲医院护士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透露,核酸检测屋并不适合大规模核酸筛查,“这种核酸检测屋太考验医护人员的手臂长度了,很难做到刚好合适。这个检测屋只考虑到了防晒、防热的问题。如果有人往后躲了一下,可能就没办法检测采到,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前,记者从国内一家核酸检测屋生产商处了解到,核酸检测屋生产前主要会考虑正压系统中风机的型号、手套的材质、紫外消毒灯的适配空间等,但对于检测屋是否需要符合“人体工学”,相关工作人员并未提及。详细报道>>>《单价近5万成立11天便中标核酸检测屋的公司啥来头?》

就此,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询问了两名从事空间设计的设计师。设计师丁女士表示,这类核酸检测屋在生产前应该尽可能考虑到服务功能,这类新兴的设计尚无标准规范,很容易参差不齐。“很多核酸检测屋可能是供应商直接赶工、赶时间设计出来的,实际使用也就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

在设计师张先生看来,目前的核酸检测屋存在明显的设计缺陷,医护人员身高不一样,固定尺寸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除了遮风挡雨,目前的核酸检测屋实用性并不强。”张先生建议,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屋可以仿造房车设计,加上电脑自动识别身份系统,免去人工一一输入信息,节约时间成本。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微博更多报道

相关报道

河南核酸采样屋设计遭吐槽:医护蹲椅子市民扎马步,售价近5万(长沙广电)

6月2日,据长沙广电“星视频”报道,近日,在河南,由于使用不便,新式“核酸检测屋”受到大家吐槽。

不便利!多地“弃用”核酸检测屋

核酸检测屋窗口有两个小洞,是留给大白伸手操作使用的,但设计高度却一言难尽,医护人员坐下有点矮,站着有点高。只能蹲在椅子上勉强舒服些。

不便利!多地“弃用”核酸检测屋

被采样的市民更加难受,大部分人在做核酸时,还需要采用“扎马步”的方式,才能配合医护人员。小孩子更加困难,有的身高完全不够,只能医护人员调整角度才能采样。网友纷纷吐槽,除了有空调,其他方面设计师可能没有考虑全面。

不便利!多地“弃用”核酸检测屋

据了解,这样的采样屋中标金额位4.68万一个。

6月2日,“半月谈”官微发文谈到此事:6月1日起,郑州主城区依托投放的3796个便民核酸检测屋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自6月3日起,人员进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郑州其他县(市)区自6月10日起,免费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这意味着每隔一天进行核酸检测成为郑州居民的新常态。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开始第一天,便民核酸检测屋“不便民”引发不少居民“吐槽”。

1、部分核酸检测屋因未完成调试、机器故障等原因不能正常检测,“15分钟便民核酸检测圈”还未完全运转。同时,部分采样员表示核酸检测屋设计不太合理,由于设计的胳膊出口位置较高,采样员必须站立采样,胳膊长时间架空,肌肉酸疼。加之部分核酸检测屋的空调暂未接通电源,封闭小屋内闷热难耐。

2、部分核酸检测屋的采样时间为早上8:30至11:30,下午15:00至18:00,与市民上班时间高度重合。部分市民反映中午休息出来做核酸,发现核酸检测屋的采样员也下班休息,下午下班后去做核酸,发现核酸检测屋的采样员同样下班。

3、核酸检测排队较长。常态化核酸检测第一天,有居民反映,高温之下,一些老人、小孩在核酸检测屋前排队数十分钟才完成核酸检测,采样效率与之前全员核酸检测时相比较低。

4、核酸检测频次太密。实际检测频次并非“两天一检”,而是“三天两检”。而根据规定,每48小时内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的,费用需要居民自理。

当然,6月1日仅是郑州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的第一天,问题暴露较多也是正常的。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科学调整工作方案,让常态化核酸工作“无缝”融入百姓生活。

相关阅读:
北京:全力以赴推进扫尾清零 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最新!北京1升1降,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区1+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