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教授级高工王哲荣,因病于5月31日晚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86岁。2022年以来,共和国至今已痛失14位两院院士。
他一生致力于坦克研制
王哲荣院士是我国坦克车辆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自主创新的开拓实践者。承担并主持过多种不同类型坦克车辆研制,任99式坦克副总设计师兼总体组组长,99A坦克演示验证总设计师,北京理工大学双聘院士、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常委、副主任。
“我们自己搞坦克,得把洋拐棍丢掉!”
“我们自己搞坦克,得把洋拐棍丢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哲荣院士面对镜头硬气地说,这句话是他一生坚守的信条。
20世纪60年代初,组织上决定派王哲荣参与一代“121中型坦克”(即69式中型坦克)的研制工作。王哲荣欣然领命,告别家人,只身来到包头。他白天画图纸、搞设计,晚上到车间去研究坦克每个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将各种零配件的结构、安装位置、加工尺寸等牢记在心。这样没日没夜,甚至没有春节假期的工作,他一干就是十几年。
经过艰苦攻关,1974年王哲荣圆满完成研制任务。69式中型坦克成为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国内第一代中型坦克。
他迫切希望设计出更先进的坦克
成绩没能使他止步,相反增加了他心头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1974年至1984年,王哲荣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燃气轮机试验坦克,又在无任何图纸的情况下,用不到一个月时间,主持完成引进项目“64式坦克”复装、试验和对其设计思想、技术特点的分析,主持编译出版《64式坦克技术说明与使用指南》。
99式坦克的每次测试都不缺席
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坦克之间还在彼此误伤时,王哲荣他们已经研制出领先世界的坦克敌我识别系统,但他们并未满足。
随着研制思路逐渐清晰,99式坦克的研制团队以极具魄力的胸怀和胆量向着科技尖端迈进,他们将以极具超前的眼光完成未来的“陆战之王”。
△图片来源于《国家记忆》
最终,主要由我国自主研发的99式主战坦克横空出世。在坦克火力、防护和机动性这三项重要指标的综合评比中,可与美国M1、德国豹2、日本90式等世界先进水平坦克相抗衡。
除此之外,99式坦克还采用了新型防护系统、新型火控系统、自动装弹机等,这些中国坦克研制从未涉足的领域,新技术多达几十项。最终实现了我国主战坦克从仿制仿研到自主研发的跨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坦克装甲车辆总体技术的国家之一。
人们记住了这位巨星
99式主战坦克是王哲荣的骄傲,但他并未因此而“骄傲”。
多年来,他一边搞理论研究,一边结合科研与工程实践编写出版《在创新中发展的坦克装甲车辆》《第三代主战坦克研制大纲》等论著,为我国坦克装甲车辆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让中国坦克“丢掉洋拐棍”的诺言,王哲荣院士说到做到。王哲荣的所作所为,让人们记住了这位研究了一辈子坦克的“国之脊梁”。
△1999年10月1日,首次公开露面的99式三代主战坦克气势恢宏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图片来源于《国家记忆》
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2022年以来,共和国至今已痛失14位两院院士。
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我国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3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原研究员毛用泽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3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陈敬熊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3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在青岛逝世,享年100岁。
3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动物营养学家张子仪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4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4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焊接专家潘际銮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三立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5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机械动力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黄文虎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