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优化帮扶政策 助力农民工就业

本报5月24日讯(记者马誉嘉)记者今天从“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和推进乡村振兴专场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全省人社系统立足部门职能,高效调度、精准施策、强化服务,扎实有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琳介绍,在就业帮扶增收入上,紧盯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两个方向,持续稳定和拓展就业规模。一方面,开通“就业直通车”,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增收,2021年全年从就业补助资金发放外出务工奖补2.17亿元。农民工外出务工规模连续三年保持在145万人左右,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41.67%。另一方面,推动就地就近就业。培育“一县一品”特色劳务品牌17个;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保障作用,安置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28281人;加大创业扶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等。

在技能帮扶强素质上,2019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累计投入资金5.73亿元,全省农村劳动力中累计有45.9万人次接受了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成以上参训人员取得了技能证书。

在助企纾困促发展上,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社保方面,阶段性缓缴特困行业3项社保费。同时,阶段性减半征收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执行期限至2023年4月30日,预计减征8.72亿元。就业方面,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专项活动,缓解企业招工难题。

在人才帮扶助振兴上,鼓励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每年招募“三支一扶”工作人员到乡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支持各市县采取降低学历条件、放宽年龄、直接考察等方式引导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流动。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优化人社帮扶政策体系,用心用情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林琳说。

相关阅读:
原则通过关于促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实施治水三步曲 打好五年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