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常会关注失业保障,强调社会救助及时与物价挂钩联动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其中提出,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视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关信平指出,新机制下要求物价指数达到一定程度,马上启动社会救助的应急性标准调节。同时,国务院常委会强调扩大社会救助范围,两相结合,既可以提高救助水平,又能扩大保障覆盖面。

国常会关注“失业保障”

经济发生波动时,对就业困难、低收入、低保、特困等群体影响最大。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关信平指出,存款少、收入低、就业不稳定,相较于普通家庭情况抗风险能力更弱,因此需要“特殊保护”。

关信平指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使用“失业保障”一词而非“失业保险”。

我国有完整失业保险制度,但只能保障涵盖参与并缴纳失业保险金者,未参与失业保险的主要为非正规就业,无法享受相关保障。关信平认为,“失业保障”的提出则是扩大了社会救助范围的体现。

他指出,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失业者的社会救助制度。此次国务院常务会提出,地方可根据要求做些探索。例如,失业保险保障之外的,失业家庭主要劳动力失业而导致家庭经济陷入,是否可以考虑纳入政府临时救助范围。

3月25日,民政部发布文件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等工作,提出将健全低保等救助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适度扩大救助范围。

我国可实现低收入人口常态监测

2021年1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通知,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实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频共振”。

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对象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以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通知要求,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扩大保障范围,不得缩小保障范围。

民政部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157万人,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11元、530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6.7%。

为不断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2012年,民政部成立低收入家庭认定指导中心,与公安部等八个部门共享协议,查询社会救助家庭的车辆、房产、社保缴纳等信息。据统计,2020年,全国各地共开展低保等各类社会救助核对1.4亿人次。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按照《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要求,2021年底基本建成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可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信息汇聚、常态监测、快速预警,做到即时干预、精准救助、综合帮扶。

关信平表示,由于地方群众不知晓政策,或尚未看到入库可能带来的保障,数据库上报信息仍需进一步完善。“但当老百姓看到效果的时候,也就会自愿加入,这个数据库和未来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政策的覆盖人数也会逐渐上涨。”

随波动及时调整救助措施可最大程度抵消影响

“物价上涨会严重影响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准,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及时随物价波动来调整救助措施,可以抵消物价快速上涨带来的影响。”关信平表示。

按照规定,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启动的条件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5%,或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达到6%,满足任一条件即可启动。

当达到启动条件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当月所有启动条件均不满足时,中止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停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价格临时补贴实行“按月测算、按月发放”。

价格临时补贴具体标准由各地按月测算,测算方法为: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当地城乡低保标准×SCPI同比涨幅,并四舍五入取整。

“过去各地对低保特困标准一般每年调一次,有些地方可能间隔更长。在特殊时期出现物价急剧上涨,一般会给予低保特困人员以临时补贴。但如果将低保特困标准与物价挂钩,建立应急调标机制,则可在物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将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特困,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基本生活救助”,关信平介绍。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1月14日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再次提及,要求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适当向困难群众发放节日补助或临时生活补助。

新京报记者马瑾倩

编辑刘茜贤校对柳宝庆

相关阅读:
沪指失守3100点:A股市场或反复震荡,反转仍需预期修复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率团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