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3月份以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为了阻断疫情扩散,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探索常态化核酸检测,而这笔费用一般由地方财政承担。

两位基层财政局长跟笔者交流均表示,目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而常态化核酸费用支出规模较大,这对地方财政造成很大压力。其中一位局长预计当地全年常态化核酸费用支出超过1亿元,“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且早期感染者不易被发现,这对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一些地方通过实施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工作,减少病例发生和被波及范围,效果不错。

但与此同时,面向全体居民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对基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基层财政造成的压力不可小觑。

受疫情冲击、退税减税、楼市低迷等因素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冲击。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下降3.9%,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更是同比下降28.8%。

部分受疫情冲击的欠发达地区收入下滑更是明显。而民生、债务付息等刚性支出压力不减,基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中央财政今年通过大规模转移支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财政收支矛盾,但一些常态化核酸费用支出压力大的欠发达地方,依然收支矛盾突出,应引起重视。

笔者建议,对于有疫情地方的常态化核酸费用支出,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该承担一部分。其中对于财政紧张的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应承担主要支出责任。如此既符合常理,也能真正帮助地方解决财政困境,兜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支持疫情防控。

中央和省级财政之所以应该承担部分基层常态化核酸费用,是因为他们有承担这笔支出的义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按照甲类传染病来管理,甲类传染病是指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特别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强制管理、强制隔离治疗、强制卫生检疫,控制疫情蔓延的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新冠肺炎疫情跨区域传播,客观上使得疫情防控责任需要更上一级政府来统筹。笔者认为,从财政角度来说,常态化疫情防控支出是中央与地方共同的财政事权,相应的支出责任也应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担。而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重大支出项目之一的核酸检测费用,也应由中央与地方共担。因为疫情防控成功,不仅当地受益,全国也受益。

从实际情况来看,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等影响,基层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让基层财政全部承担庞大的常态化核酸费用,显然也不现实。

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可以探索一套机制,明确地方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一套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省财政、人口等情况,确定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中央与省级支出责任具体比例,各省份再明确省、市、县分担比例。

当然,如果疫情进一步扩散,常态化核酸进一步推进,相应财政支出规模加大,政府可以通过更大规模的动用“家底”来予以支持。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预算、增加财政赤字规模、发行国债,包括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来弥补这部分支出。

(作者系第一财经记者)

相关阅读:

核酸这本账:被夸大的财政,被遗忘的医保(观察者网)

据微信公众号“一瑜中的”23日消息,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和高拓发布文章《核酸这本账:被夸大的财政,被遗忘的医保——见微知疫系列六》,谈论了关于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核酸这笔财政账。全文如下: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主要观点

一、疫情以来,核酸花了多少钱?

估算约3000亿,一半花在今年核酸大账可分解为两个小问题:测了多少次(检测量)和每次花多少(单价):测了多少次?今年上半年或超200亿人次,人均近15次。每次花多少?单价降幅已近9成,多地混采价格降至4元以下。结合检测量和单价变化,我们测算疫情至今核酸费用约3000亿,其中今年前4月已花近1500亿;一句话概括,是单价线性下降难挡检测量指数上升。

二、政府“应检尽检”花了多少钱?

估算约2600亿,全员核酸<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可进一步分为全员/区域核酸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

(一)全员/区域核酸:估算约1000亿,背后是边境小城的坚守测算2020年、2021年、今年前4月分别约100亿、400亿、500亿;分省看,各省三个时期费用都未超过100亿,单期最高为2021年广东的约80亿。费用可控的背后,是陆路边境口岸城市的默默坚守。(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估算约1600亿,大头从患者到在校师生测算今年前4月约800亿;分重点人群类型看,2020年、2021年、今年前4月费用大头分别为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在校师生。

三、常态化核酸会花多少钱?

财政账被夸大,医保账被遗忘一个被遗忘、但至关重要的测算前提,是常态化核酸费用约80%由医保负担,各级财政仅需支付约20%。而全国医保仍有3.6万亿“余粮”,足够全民2天一测3年半。

以巨额医保“余粮”为缓冲,相当于把80%的财政负担由年内转嫁到未来,使常态化核酸导致的年内财政压力远没看起来那么大。

我们测算年内2天一测常态化核酸花费约4100亿;大城市常态化核酸财政负担约1000~1700亿,不到全年支出预算0.6%,推广至全民约1300~2700亿,不到全年支出预算1%。具体来看:

(一)会花多少钱?“采样圈”建设维护+核酸2天一测预计约4100亿

一是常态化费用,主要是大城市15分钟核酸“采样圈”建设维护费。以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范围,测算年内产生的费用约600亿。二是核酸费用。按5月起大城市全部2天一测(全为4元/次、10混1)推算,年内产生费用约3500亿,若一周一测则费用不到千亿。

(二)财政负担多大?仅需付2成,不到预算1%

常态化核酸多少由财政负担?从深圳、青岛、宿迁等地的规定看,70%~95%由医保报销,财政负担仅约2成,指向年内财政负担没那么大。按此测算,年内大城市常态化核酸的财政负担约1000~1700亿,若推广至全民则约1300~2700亿,不到全年支出预算1%;再考虑到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调剂能力,年内常态化核酸的财政负担从整体到局部都不算大。

(三)医保负担多大?全国可2天一测3年,河南、安徽等省承受力较弱

全国医保基金尚有巨额“余粮”,短期压力不大。2021年年底医保基金结余高达3.6万亿,不考虑财政补贴,也够全民2天一测3年半。但各地医保差异或导致核酸承受力分化:由于我国医保尚未完成省级统筹,各地医保“余粮”不均的问题可能被放大。

哪些地方常态化核酸承受力较弱?医保人均结余较低的河南、甘肃、安徽等省;或倾向于设置更稀疏的采样点和更长的检测周期,以防医保“余粮”过快消耗。

风险提示:核酸单采/混采比例变化,“应检尽检”范围变化,常态化核酸执行超预期

报告目录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报告正文

疫情以来,核酸花了多少钱?估算约3000亿,一半在今年

核酸大账可分解为两个小问题:测了多少次(检测量)和每次花多少(单价),分别来看:

(一)测了多少次?上半年人均近15次

据国家卫健委披露,截至4月中旬我国已完成约115亿人次核酸检测,其中大部分在今年完成——仅4月1日到16日就完成了23亿人次核酸。参考核酸检测服务龙头财报[1]和本土新增确诊数变化,我们测算截至4月中旬,今年我国已完成约90亿人次核酸检测;伴随常态化核酸开展,上半年或超200亿人次(人均近15次)。

(二)每次花多少?单价降9成,一天能检11亿人

每次花多少?单价降幅近9成,北京、天津等多地混采价格已降至4元以下;期间练成每日5700万管/超11亿人的单管/理论检测能力。

(三)花了多少钱?前4月已花近1500亿→线性降价难挡检测量指数上升

结合检测量和单价变化,我们测算疫情至今核酸费用约3000亿,其中今年前4月已花近1500亿;一句话概括,是线性降价难挡检测量指数上升。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政府“应检尽检”花了多少钱?估算约2600亿,全员核酸<重点人群

核酸检测分为“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两种类型,前者费用由政府(各级财政和医保)承担,后者费用由个人和企业承担。政府花钱的“应检尽检”可进一步分为全员/区域核酸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我们测算疫情以来两者合计约2600亿,接近3000亿总费用,反映政府承担大部分核酸费用。分别来看:

(一)全员/区域核酸:估算约1000亿,背后是边境小城的坚守

对于全员/区域核酸,我们测算疫情以来费用合计约1000亿,单省单期不超100亿。

具体而言,国家卫健委曾发布三版新冠检测《指南》(图5~6),其中二版明确提出“疫情前期,在风险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应至少开展3轮全员核酸检测”,随后多轮全员/区域核酸成为常态,以此为分水岭测算,可得疫情以来全国合计费用约1000亿(图7),其中2020、2021年、2022年(截至4月底)分别约100亿、400亿、500亿;分省看,各省三个时期费用都未超过100亿,单期最高为2021年广东的约80亿。

全城/区域核酸费用可控的背后,是陆路边境口岸城市的默默坚守——云南瑞丽、黑龙江绥芬河、广西东兴等边境小城付出了当地居民长期生产生活不便、进出受限[2]的代价,担任了降低本省乃至全国全员核酸整体成本的“幕后英雄”。如据健康时报报道,疫情以来云南瑞丽已五度“按下暂停键”,面对境外输入的极大压力,无一病例外溢。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估算约1600亿,大头从患者到在校师生

对于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各地标准不同、且视疫情松紧可动态调整,我们大体估算疫情以来费用约1600亿,明显高于全员/区域核酸。

具体而言,2020年6月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明确了8类“应检尽检”重点人群,可作为初始覆盖范围;随后我们分2020年6~12月、2021年、2022年(截至4月底)分别假设覆盖范围和检测周期,测算疫情以来重点人群“应检尽检”费用约1600亿,其中今年前4月约800亿;分重点人群类型看,2020年6~12月、2021年及今年前4月费用大头分别为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在校师生。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常态化核酸会花多少钱?财政账被夸大,医保账被遗忘

5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要求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5月16日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求是》刊文,进一步明确“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每周定期检测,重点人群加大检测频次”;此前杭州、北京、杭州、芜湖等多地已启动周期为2天~一周不等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对于常态化核酸,一个被遗忘、但至关重要的测算前提,是常态化核酸费用约80%由医保负担,各级财政仅需支付约20%。

而全国医保仍有3.6万亿“余粮”,足够全民2天一测3年半。巨额医保“余粮”的缓冲效果,相当于把80%的财政负担由年内转嫁给未来,使常态化核酸导致的年内财政压力远没看起来那么大。

我们测算年内2天一测常态化核酸花费约4100亿;大城市常态化核酸财政负担约1000~1700亿,不到全年支出预算0.6%,推广至全民约1300~2700亿,不到全年支出预算1%。具体来看:

(一)会花多少钱?“采样圈”建设维护+核酸2天一测预计约4100亿

一是常态化费用,主要是大城市15分钟核酸“采样圈”建设维护费。我们以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3]为大城市范围(下同),以无锡核酸采样小屋为例(图10),按每万人3.5个核酸小屋,一个核酸小屋硬件成本约3万元、人员成本每日3*300元测算(注:1~2名采样人员和1名信息登记人员,日薪300元),年内产生的费用约600亿(图17)。

二是核酸费用(包括检测服务费和试剂费用)。按5月起大城市全部2天一测(全为4元/次、10混1)推算,年内产生费用约3500亿,若一周一测则费用不到千亿(图17)。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两者合计,测算年内2天一测常态化核酸费用约4100亿,基本持平于2020年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资金支出。

(二)财政负担多大?或仅需付2成,不到预算1%

常态化核酸多少由财政负担?从深圳、青岛、宿迁等地的规定看,70%~95%由医保报销,财政负担仅约2成,指向年内财政负担没那么大。

按此测算,年内大城市常态化核酸的财政负担约1000~1700亿,不到全年支出预算0.6%,推广至全民约1300~2700亿,不到全年支出预算1%。再考虑到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调剂能力,年内常态化核酸的财政负担从整体到局部都不算大。

(三)医保负担多大?全国可2天一测3年,河南、安徽等省承受力较弱

全国医保基金尚有巨额“余粮”,短期压力不大。2021年年底医保基金结余高达3.6万亿,不考虑财政补贴,也够全民2天一测3年半。

但各地医保差异或导致核酸承受力分化:由于我国医保尚未完成省级统筹,各地医保“余粮”不均的问题可能被放大(图14)。

哪些地方常态化核酸承受力较弱?医保人均结余较低的河南、甘肃、安徽等省。相比能2天一测18年、9年的上海、北京,河南、甘肃、安徽等省仅能测不到2年,或倾向于设置更稀疏的采样点和更长的检测周期,以防医保“余粮”过快消耗。

如《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2.0版)》规定城区每3万人设置一个便民核酸检测采样点,密度仅为无锡的十分之一;在已出台常态化核酸政策的城市中,河南郑州、安徽合肥、芜湖分别要求城区每月1次全员核酸检测、全市每5天1次核酸检测,周期相对较长。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第一财经:常态化核酸“地方财政可能撑不住”,中央应承担部分支出

相关阅读:
张雨浦会见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一行 香港新增250例确诊,两男子来港完成隔离后赴内地前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