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内首条永磁磁悬浮空轨进入调试,7月可进入通车实验阶段

国内首条永磁磁悬浮空轨进入调试,7月可进入通车实验阶段

天津港保税区企业中铁六院集团作为联合体牵头人承建的江西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项目,近日已进入车辆调试关键阶段。这是我国第一条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预计2022年7月可正式进入通车实验阶段。

永磁磁悬浮空轨项目是继常导磁悬浮、超导磁悬浮后的又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模式,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永磁磁悬浮技术由江西理工大学于2014年首次提出,2021年2月,中铁六院集团联合体设计并承建了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这一永磁磁悬浮技术成果落地转化项目。

国内首条永磁磁悬浮空轨进入调试,7月可进入通车实验阶段

据介绍,永磁磁悬浮空轨项目的开发对扩大磁性材料应用领域,带动产业创新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传统悬挂式胶轮单轨交通,永磁磁悬浮空轨具有非接触、悬浮运行的特点,爬坡能力更强、更节能;相较于常导磁浮交通,永磁磁悬浮空轨具有静态磁场、“零功率”悬浮特点,无磁污染优势明显。永磁磁悬浮空轨不仅适用于城市、景区、机场接驳、商务中心、特色小镇等环境,在沿江、环湖、海边、高寒、荒漠等特殊条件下也能充分应用。

“兴国号”磁浮列车设计时速80公里,首次将永磁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空轨车辆。试验线正线全长约0.8公里,均为高架线路,采用单线设计,并预留双线条件及远期运营条件。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公共交通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白波通讯员王昊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相关阅读:
台湾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82363例 新增死亡病例42例 确诊新冠肺炎旅客27例,民航局对4个入境航班发出熔断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