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瑞媒:中国人仰慕欧美、盲目模仿西方的时代已然过去

瑞士《新苏黎世报》5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年轻一代思考文化传统中国人不再模仿西方的一切,而是对书法和汉服越来越感兴趣。他们中一些人甚至把自己的爱好变成生意。明代风格的长袍、以北京故宫里饰物为原型的胸针、国画纸制成的扇子……很久以前的中国艺术和手工艺品最近在年轻人当中变得非常时尚。越来越多人尝试学习古老的手工艺技术,让中国文化遗产得到复兴。

李景逸(音)就是其中一员。这名24岁的年轻人住在中国西南部城市大理,用中国传统工艺来精心制作首饰。大约两天能制成一对耳环,他可从中获得800元报酬(1元人民币约合0.1459瑞士法郎)。他想进一步提高技能并学习设计,还想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这是近年来中国日益增长的繁荣和随之而来的民族自豪感的混合物。这令中国年轻一代越来越多地转向自己国家的文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愈加青睐购买本土品牌的服装、化妆品或电子产品,而不再是国外的洋产品。

与此同时,许多人开始思考中国文化传统,并从中获得身份认同。中国人仰慕欧美、盲目模仿西方一切的时代已然过去。李说:“如今我们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繁荣,不再那么看重西方了。”许多中国孩子周末进入培训学校,学习用传统毛笔和墨汁书写汉字的书法艺术。汉服也很流行。设计师们将唐宋和明朝的风格与当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设计、制作出(新式的)中国传统服饰。

文化复兴还能致富。近年来,通过传统服饰表达文化身份已成为销售额可观的商业。2020年汉服的销售额近10亿瑞士法郎。到2020年底,中国已有1500家汉服店。专家认为,这股热潮才刚刚开始。(作者马蒂亚斯·坎普,昭东译)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相关阅读:
辽宁5月22日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为沈阳市报告 北京昨日新增8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