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以为是普通的房屋买卖却惹上官司?检察官揭开虚假诉讼的面纱

正义网开封5月20日电(通讯员雷继峰)本以为是普通的房屋买卖,不料却掉进别人精心设计的连环陷阱,因凭空出现的两张“借条”,赵某莫名其妙地惹上官司,成了被告,被要求立即腾退已全款购买的房产。4月15日,经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认为原审调解书认定的事实错误,证据不足,检察机关的再审检察建议理由成立,该案件遂进入再审程序。

2022年初,开封市祥符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在依职权监督履职中发现一起略显蹊跷的案件,本是一件极为普通的以调解结案的民间借贷案件,为何会出现房产产权纠纷?为何一起民事纠纷,会在两家法院起诉?究竟是房产的权属真有问题?还是原告为了侵吞财产而捏造事实、虚假诉讼?

事情要从5年前一起民间借贷案说起。2017年10月,原告李某甲起诉被告李某乙归还本金及利息共计60万余元。当时,原告仅提供了2017年3月6日、2017年10月16日的两张“借条”,祥符区法院受理后开庭审理了此案。意外的是,原告、被告双方在当天庭审中就迅速达成和解,双方约定,被告李某乙将自己名下的两套房产折抵还账,法院当庭出具了民事调解书。之后,被告主动配合原告李某甲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

2019年5月,李某甲拿着祥符区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在另一辖区法院将赵某告上了法庭,要求赵某立即腾退其早在2017年6月购买李某乙的房屋,并按实际居住时间支付租金。法院审理后,以赵某与李某乙的房屋买卖合同在前为依据,驳回了李某甲的诉讼请求。

检察官发现案件线索后,经过调阅案卷,审慎分析,认为李某甲、李某乙之间的民间借贷案疑点重重,此案极可能是一起虚假诉讼案件。

为了查明案情,检察官多次走访当时的办案法官,并调阅审理案卷,比对身份信息。首先,发现李某甲、李某乙系叔侄关系;其次,李某甲在起诉时仅提供两张“借条”,并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借贷关系的真实存在;再次,法庭调查阶段,原告声称钱款全部以现金方式交易,但60万元大额借款用现金交易是极不符合本地的交易习惯;最后,在案件调解阶段,被告李某乙明知房产已出售给了案外人赵某,仍主动提出以房抵债。

原来,早在原告李某甲起诉之前,被告李某乙就已经将自己名下的房产出售给了案外人赵某,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后,赵某已经全额支付了房款并进行装修使用。由于当时市场房价一直飙升,李某乙嫌自己的房子卖得便宜了,又没有借口收回房产,一边以各种理由推托对房产进行过户,另一边与李某甲恶意串通,伪造了那两张所谓的“借条”。

鉴于二人恶意串通,捏造事实,妨害了司法秩序并且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2022年3月20日,开封市祥符区检察院依法向法院提出了再审检察建议。

相关阅读:
北京2地由中风险升级高风险 5地由中风险降为低风险 北京:社会面仍有零星散发病例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