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驻村工作的“三知三觉”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我参加驻村工作已将近500天,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古宾村、茶江村担任村党支书助理和驻村工作队员以来,我从一个不懂如何与群众打交道的“小白”到与村里百姓拉家常的“老手”,驻村工作犹如一个“三知三觉”的过程,对我来说每个阶段都是一次考验、一次成长。

“不知不觉”,跟着走

2021年5月,我被环江县纪委监委选派到川山镇茶江村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工作。

第一次走访,我心情很激动,恨不得立刻出发。党支书玉叔却说:“不着急,等傍晚了再去。”我心里有些疑惑。第一书记李哥解释说:“现在正是春耕最忙的时候,白天大家都在田间忙着,家里是没人的。”我这才恍然大悟。

到了傍晚,我和玉叔一户一户发放资料、动员农户缴纳新农合等等。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走访村里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填写收入信息采集表时的场景。“老乡,您大女儿春季学期享受1500元的雨露计划补贴了吧?今年家里得的C类低保是每人220元吧?”玉叔总是能把诸如“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政策性专业术语用本地方言流利地向群众表达出来。

在走访中,玉叔细心地教我:“锦玉,我们首先要吃透政策,这样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群众,与他们沟通。最重要的还是要以诚待人,和他们交心。”那时我就默默下定决心,要学会像玉叔一样接地气,和群众打成一片。

“后知后觉”,试着走

为了主动融入茶江村这个大家庭,我利用下村时间和每一位村“两委”干部沟通交流,尽快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从危旧房拆除到各级后评估检查,从主题党日活动到传统节日活动……村里的大事小事我都参与其中。一声声“锦玉”背后,是村干们对我的认可,也是群众对我的信任。

有一次,玉叔对我说:“锦玉,今年是你来茶江的第一年,今年村里的重阳节活动由你筹备如何?”原来,茶江村留守老人较多,村里的老人们特别期待能过上一个热热闹闹的重阳节,于是我欣然“领命”。

活动当天,60多位老人聚集在村委篮球场上互话家常,叙谈友谊,在套圈、投篮、敲锣等活动中分享欢乐。“太开心了,参加活动获得的奖品都够我和老伴用一年了。”抱着一堆奖品的覃奶奶说。那一刻成就感油然而生。

“当知当觉”,朝前走

虽然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疫情防控、防贫返贫监测、森林防火、防汛减灾、换届选举……但是在帮助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中,让我明白了驻村的目的和意义,体会到驻村的每一项小事都是关系群众的大事、要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我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来找政府,希望政府能帮我渡过当前难关。”一天,百江二屯的黄大姐来到村委请求帮助。她告诉我,她很久以前就离异了,一直一个人生活,平时打点零工维系生活。这两年来她视力越来越模糊,被鉴定为视力二级残疾,没办法打零工,全靠女儿照顾。“由于疫情,女儿夫妻俩收入不稳定,孙子上学开支也越来越大,我帮不上女儿却还给她增加负担。”黄大姐满面愁容地述说着,一边是无法务工增加收入的无奈,一边是无力减轻女儿负担的苦恼,黄大姐的困境让我深有感触,我决定帮她渡过眼前的难关。

黄大姐走后,我第一时间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汇报,组织入户走访。经核查,黄大姐符合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条件,于是我对接川山镇民政办,帮助其完成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有关材料。今年4月,黄大姐获得了农村A类低保救助金,让她的基本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驻村的这些日子,我愈发深刻地感受到,贫困绝不只是一串串数字,而是一个个有苦有甜的家庭。只有走进群众亲身体会,才明白救急救难胜过锦上添花,扶危济困值得鞠躬尽瘁。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在茶江村,走过的每一段山路,走访的每一户脱贫户,见过的每一张笑脸,听过的每一句方言,教会我“俯下身子听民声”,提醒我“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青年干部,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我一定会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砥砺自身,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百色:强化汛期监督检查 筑牢防汛责任“堤坝” 广东韶关一面包车坠河致10人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