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奈雪的茶天津一门店查出过期牛奶,被罚5000元

红星资本局5月16日消息,近日,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和平区第一分公司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000元,并没收已过期的1瓶已开封牛奶。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和平区第一分公司于2022年3月12日从呈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购进上述“光明”新鲜牧场高温杀菌乳,该批次共购进72瓶,单价10.25元/瓶,生产日期为2022年3月11日,保质期为15天。执法人员检查中发现的上述1瓶已开封的“光明”新鲜牧场高温杀菌乳,从生产日期到2022年3月30日执法人员检查当日经过19天,已超过保质期。

据此,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该公司已超过保质期的1瓶已开封的“光明”新鲜牧场高温杀菌乳,并处罚款5000元,上缴财政。

图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

图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

5月16日,红星资本局询问奈雪方面相关事宜,至截稿暂无回应。

红星新闻记者俞瑶实习记者张露曦

微博更多报道

微博网友热议

此前报道

中消协发布年度报告:吉野家、大润发、奈雪的茶被点名(北京日报)

吉野家被曝用发臭肉末、大润发超市隔夜臭肉绞成肉馅灌香肠、“奈雪的茶”奶茶店使用腐烂水果、“胖哥俩”肉蟹煲死蟹冒充活蟹”……2021年,这些重点领域消费侵权现象被中消协点名。4月22日,中消协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1)》。据了解,这是中消协首次以年度报告形式,全面梳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发展进程,客观总结社会各方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成绩。

过度收集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现象仍然较多

个人信息泄露等成消费安全热点问题。

互联网平台以收集个人信息甚至隐私的方式,提供“免费”或“个性化”服务,消费者让渡自身部分数据权利后,并不一定能获得便利快捷、公平安全的“对价”体验。

奈雪的茶天津一门店查出过期牛奶,被罚5000元

App收集使用“周边信息”未让消费者获知情同意。App广告后台大量调取用户周边信息形成“用户画像”,而消费者往往并未知情同意。

与网络交易同步的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过程中,存在个人信息或隐私泄露风险。App的消费借贷、支付功能等要求消费者绑定个人银行账号,消费者个人信息因此被App或平台获取掌握,但多数App或平台对于用户网络交易及由此产生的相关数据,其保护水平远未达到用户金融数据应有标准。

食品安全风险仍需警惕

2021年食品安全治理成绩显著,形势总体向好,但风险依然存在。

如吉野家被曝用发臭肉末、知名火锅品牌小龙坎后厨脏乱差用扫帚捣制冰机,大润发超市隔夜臭肉绞成肉馅灌香肠、“奈雪的茶”奶茶店使用腐烂水果、“胖哥俩”肉蟹煲死蟹冒充活蟹”等。

奈雪的茶天津一门店查出过期牛奶,被罚5000元

此外,食品安全及质量投诉依然较多。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食品类投诉近8万件,与2020年相比,呈轻微上涨态势。主要问题有:食物变质过期、餐饮场所卫生条件差、操作不规范;部分网购食品属三无产品;个别不法商家篡改生产日期;炒作概念虚假宣传;网红产品流量美食过度营销,品质稳定性较差等。

新能源智能汽车消费引发维权新问题

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4万余件,与2020年相比,上涨将近20个百分点。

有的汽车在行驶中突然加速、熄火、漏油、发动机异响、刹车转向失灵等。有的新能源智能汽车消费纠纷新发问题多,维权存在难点。如行驶中断电、续航里程缩水、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电池充电故障等纠纷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原因和责任认定难等问题。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一名车主在特斯拉展位车顶维权的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特斯拉公司相关负责人表态引发争议。2021年11月的广州车展,也出现了车主现场维权的情况。

奈雪的茶天津一门店查出过期牛奶,被罚5000元

此外,有的二手车销售信息与实际不符、交易后汽车出现质量问题。经营者延迟履行或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维修效率低、效果差,同一故障多次维修不能解决问题,消费者频繁往返4S店,耗时费力。

明码标价之外加价才能提车,已成为部分高端、“紧俏”车型销售“潜规则”。但经销商不会在销售协议中出现“加价”字样,加价后不会给消费者开具发票,或规定加价部分需另外交钱补发票税点。

预付式消费领域违约跑路及校外教育培训退费难问题突出

奈雪的茶天津一门店查出过期牛奶,被罚5000元

2021年,校外教育培训领域退费难问题凸显。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投诉数据显示,有关校外教育培训的投诉共80528件,同比增长43.4%,多数与退费纠纷有关。由于校外教育培训行业多为预付式消费模式,一些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倒闭、跑路后,预付费用难追讨;部分培训机构为规避“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费用”的规定,采取多种方式变相提高单次课程和总培训费用;有的机构诱导消费者办理“消费贷”,机构关门后,消费者仍需按期还贷。

侵害未成年人与老年人消费权益现象依然存在且手段多样复杂

2021年,消费领域侵害未成年、老年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仍比较突出且情形复杂,相关问题存在较多争议。

未成年人线上线下过度消费引发的纠纷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1年消费维权十大舆情热点之一。有的未成年人花费数额较大款项给网络游戏账号充值、给主播打赏,家长申请退款遭平台拒绝。有的未成年人花费数千元购买手机、宠物、游戏卡牌等,家长发现后要求退货,与商家产生纠纷。个别商家鼓动未成年人为“饭圈”偶像“打投”,或以珍藏、稀有、限量等名义诱导未成年人冲动消费。

奈雪的茶天津一门店查出过期牛奶,被罚5000元

老年人消费投诉主要集中于保健品购买、收藏品投资、金融理财、养生预付卡、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等领域。一些经营者用小恩小惠,打亲情牌,以不实宣传、价格误导等手段,误导老年人高消费,甚至掏空老年人“钱袋子”。一些不良商家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打着“专家”旗号开办养生讲座,洗脑推销,套取信息或骗取财物。有的诱导老年人投资“以房养老”项目,利用相关法律规定滞后以及老年人寻求投、融资渠道的迫切心理,非法占有老年人房产。

相关阅读:
开展线上文化活动 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巩固疫情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