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闫晶晶见习记者谷芳卿)对于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检察院控申部门负责人范东江而言,这是一段艰辛的办案路。也正是竭尽全力让付出更有价值,曲折的奋斗过程让每个人充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和斗志。
部门协作商议共同扶助
在每周例行工作会上,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正在汇报一起民事执行监督案情况。2019年9月,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营口市某公司应支付拖欠的23名公司职工工资。虽然官司打赢了,可执行款不到位。“残疾工友们现在生活过得怎么样,是不是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院领导的建议让范东江心里一亮。这几年,“应救尽救”司法救助理念不断在各种场合被提及。最高检不断强调司法救助作为“民心工程”的意义,内部通报各级院司法救助优秀案件,都在有意引导司法救助回归本身的制度价值,正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所指出的,检察机关大力开展国家司法救助,要解决困难群众燃眉之急。司法救助越来越成为各级检察机关办案中的重点。
司法救助带来的不仅是“业绩”。“能为残疾人解急解困,为弱势群体带来公正,也是当初选择职业期待拥有的内心满足。”范东江说。
实地走访发现当事人实际问题
2021年9月7日,西市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率先发力,以没有依法作出执行措施、执行终结程序违法、没有依法送达法律文书为由向执行法院发检察建议书,建议纠正,被采纳;2021年10月,执行法院发现了执行财产,变卖后,32%的拖欠工资执行款项打入每个民事诉讼监督申请人账户。
23户残疾人家庭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困难,他们的生活牵动了检察机关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心。时任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永全带领大家逐一走访当事人家庭。虽然料想到残疾工友生活困难,但眼前的情景还是令大家动容:“曾经听过,见过,心酸过,感动过,但从未真正的走进过残障人士的生活。耄耋之年的母亲照顾着智力残障的孩子;成家立业的哥哥关心着自闭的弟弟;而立之年的外甥女在为病重的舅舅而奔波。这些人中大多数自身都存在疾病,甚至是癌症,家人或因年纪过大或因体质较弱有着这样那样的病痛,更甚至家里有两三个残障人士,即使很辛苦,但是从他们眼睛中依旧看到了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光,看着他们面对自己亲人的爱护,泪水中带着微笑。”
一户户走访,一次次叹息。面对生活困难的残疾工友,“命运已经残缺,就不应该再经受任何不公平的待遇”的感念不断涌出。
部门协作为民是郑重承诺
为民是检察机关的郑重承诺。在审查23人申请司法救助案过程中,范东江和同事们按照院领导的部署要求,为了给予残疾人多元救助而四处奔走。根据走访核实情况,23名救助申请人均达到生活确实困难标准。
“一方面,我们控申检察部门和民行监督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通过公开听证审查,督促人民法院依法履职、企业尽到社会责任,尽快实地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我们遵循应救尽救原则,依法决定是否救助,探索多元化救助。”经过多方面考量,当即决定通过社会救助帮助残疾工友,并通知了相关职能机关。依据《营口市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工作指引(试行)》及实施方案,西市区检察院针对当事人生活困难状况,与辖区内残联、妇联、教育、社区多家单位协商,力图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子女学业困难。
元旦、春节期间,西市区人民检察院党总支的第一、第二党支部号召该院全体党员积极捐款,现任党党组书记、检察长赵东鹏带头捐款,筹款近8000元,对23名残疾职工进行回访看望,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残疾职工李晓晨动情地说:“检察机关的走访和孩子学校提供的学业帮助,我真切地感受到西市检察院为老百姓说话的这份诚意,谢谢!”。
命运可能摧残光鲜的皮囊,却无法击倒坚强的灵魂。“对检察办案中发现的社会困难群体的帮扶,不仅仅只有司法救助一种形式,可以与思想疏导、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及其他社会救助相衔接。这起案件办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部门联动,有针对性开展多元方式救助、提升帮扶效果的范例。”辽宁省检察院第十检察部副主任关荣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