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5月11日电题:向山而行向险而行活跃在地质灾害防治一线的“侦察兵”
新华社记者胡伟杰、马希平
每当“舟曲”二字传到窦晓东耳朵里,他心中难免会“咯噔”一下。那一瞬间,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所有记忆都会涌上心头,有惊险,也有苦累,更有光荣。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全县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400多处。2010年“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山洪泥石流灾害。
据介绍,这里的山,犹如一个个单脚独立的人,高耸屹立又颤颤巍巍。每到夏季,人们总是提心吊胆,一下雨,出门先望望山,每一片滚落的土石,都可能在山下激起“轩然大波”。
窦晓东是个“80后”,他已在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工作超10年。该中心是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的技术支撑单位,日常工作是配合开展地质灾害预防值守、信息报送、灾情统计和趋势预测等。同时还承担重大地质灾害灾情险情调查、监测、研判等技术支撑工作。
舟曲,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窦晓东还记得,2019年8月的一天,他突然接到同事电话,告知舟曲县东山镇牙豁口发生滑坡险情。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往现场。
2018年,舟曲县南峪乡就曾发生滑坡。当时,滑坡体一度进入白龙江,严重挤占河道,上游水位上升7至8米,南峪乡100多间民房被淹,国道被冲毁。窦晓东当时也参与了滑坡治理工作。
赶到现场时,他们发现,这是一处发育在陡峻山体上部的老滑坡体,正在以缓慢速度从山顶向下滑动。“滑坡体将如何发展”“是否会入江”“何时入江”“是否会形成堰塞湖”,各种疑问都需要窦晓东和他的同事们去解答。
治理滑坡体,首先要获取数据。窦晓东和同事们架设多种仪器,有三维扫描仪、地基雷达。为了在滑坡体上安装13台便携式GNSS监测位移计,他们冒着滑坡体不断变形的危险攀缘而上。
通过无人机正射影像对比,延时摄影、三维扫描,实地勘察等手段。治理团队积累了大量数据。他们还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村中老人口述和历史资料,建立了对滑坡体更完善的认知。
终于,调查员们提前5天成功预判了滑坡体入江时间,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充足的部署时间。待滑坡体入江后,早已待命的各支救援队伍迅速抢险,短短几天就疏通了河道,保障了受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我们通过提高群测群防能力,用专业仪器替代人工,加强部门协同,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风险预警能力,两年内实现7次成功避险。”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郭富赟说。
甘肃地质灾害频发,全省目前共有2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200多万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的工作者们责任重大。虽然他们很少出现在抢险救灾的“聚光灯”下,但这些特殊的“侦察兵”未来仍将继续活跃在山谷田野间,守护好当地的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