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5月11日电题:河北:活水灌溉实现“钱粮生态三丰收”
新华社记者赵鸿宇
“以前浇地多是靠机井抽取地下水,只有一根接水管,农忙时经常需要排队,有些耽误时间,现在沟渠里常年有水,想用时拉根管子就能用。”刚刚浇完农田的村民苏雪涛说。
苏雪涛在河北省邱县古城营镇东省庄村承包了200多亩农田,分地块种植了棉花、小麦、山药。他说,因为承包的土地较多,对用水价格比较敏感,他之前浇一亩地电费、水费加一起大概需要60元,而现在花费至少要低一半,真是省时省力又省钱。据了解,邱县目前超过九成耕地都在使用地表水进行灌溉。
苏雪涛的获得感与近年来多地水利建设有较大关系。记者从河北省水利厅获悉,河北通过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统筹利用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地表水置换农业灌溉地下水,部分地区初步形成了河湖、沟渠、坑塘互联互通、水源互引互济的水系格局,目前全省已有1000万亩农田实现地表水灌溉。
水利基础设施不仅实现了农田日常好浇水,扬水站、节制闸等设施完善也在逐步实现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在邯郸市曲周县,近年来通过新建或维修节制闸、分水闸、橡胶坝等,能够在干旱时抽取河水并适度保存,在洪涝时将农田中的积水排放到河流中,为粮食稳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邢台市新河县2022年当地整合资金5.13亿元,以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在稳定农田灌溉基础上,打造生态蓄水景观示范带,逐步恢复水清岸绿的田园村居风光。
伴随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新河县不少地方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新河镇白穴口村以前千余亩沙荒地变成了千亩荷塘,大批苍鹭、黑翅长腿鹬等鸟类在这里觅食、嬉戏。村民李耀军说,村子环境变好了,成了县里不少人休闲游玩的新选择,不少村民还在周围做起了小生意,人们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水网建设不仅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还通过灌溉增加了对地下水的补给。”新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方向明说,截至2022年初,新河县累计关停地下水井433眼,地下水平均埋深从2016年的72.46米上升到了2021年的61.56米。
为确保农田灌溉工程设施长期高效运行,保定易县遵循“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当地狼牙山镇猫尔岩村多名村民组成了志愿者小分队,定期到农田水渠清理垃圾和淤泥,对残缺部分及时进行修复,保证全村正常用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