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圳打造高水平城市文化品牌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深圳大大小小的公园与景点游人如织,商圈与街巷中火热而轻快的氛围一如往昔。与文旅消费生活一样丰富的,是深圳人的公共文化选择。各大文化场馆均推出了各具匠心的文化惠民活动,特色文化街区因人文底蕴与时尚活力的兼具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近年来,深圳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平台、出精品,撬动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打造高水平城市文化品牌,从而为市民带去丰厚的文化福祉。

城市公共文化体系不断完善,助力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城市之魂。在2022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视频会议上,公布了“2020年度广东省地市、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结果”,深圳市在全省21个地市排名第一。深圳市罗湖区在全省122个县(市、区)排名第一。近年来,深圳致力于构建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用创新思路与扎实举措,为市民带来沉甸甸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记者从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了解到,目前,深圳已初步建立起设施齐全、产品丰富、机制健全、服务质量较高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宝安、南山、罗湖、福田和盐田等5个区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深圳市文化馆及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光明等7个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深圳图书馆、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和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光明等7个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洪湖公园“荷·美”空间,“粤书吧”香蜜分馆,“南山书房”,盐田遇见图书馆、悦海图书馆……近年间,一大批新型文化空间在深圳各区亮相,深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提升“颜值”与品质。通过积极推动各区规划新建、盘活存量、调整置换、共建共享等方式,深圳切实开展“文化设施攻坚做强工程”,强弱项补短板,城市的文化根基不断扎深。

截至2021年底,全市(不含深汕合作区)共建成区级以上文化馆10个、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4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63个,街道、社区两级覆盖率均达到100%;建成公共图书馆733家,其中市级馆3家,区级馆9家,街道及以下基层图书馆(室)721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306个,已基本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初步构筑起“十分钟文化圈”。

不仅如此,深圳还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了国有文艺院团公益演出惠民力度,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品牌。深圳交响乐团、深圳舞剧院等专业院团得以定期、长期走进基层,让更广泛的市民群体共享高雅艺术之美。全市每年举办公益文化艺术活动上万场次,受惠市民超过千万人次;全市有各类体育设施22093个,“一键预约”平台可轻松体验城市的文体活动……丰富多样的基层文化设施,正在不断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设施建设亮眼,城市文化根基不断扎深

去年9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现场会在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项目现场拉开序幕。两座场馆的轮廓已经拔地而起,建成后为市民提供开放的城市交流客厅和智慧体验,打造城市文化展示空间。

这组建筑正是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瞄准全球标杆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发展定位,规划建设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深圳歌剧院、改革开放展览馆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提升改造大鹏所城、南头古城等“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开工建设深圳第二图书馆等一批市区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形成相互呼应的城市文化群落。

去年,深圳全面完成了“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项目土地整备与建筑方案设计国际竞赛或招标,深圳创意设计馆、国深博物馆、深圳书城湾区城等项目开工建设,深圳音乐学院揭牌,美术馆新馆、科技馆新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在“十大”之外,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1标段工程投入使用,市体育中心提升改造、文化馆新馆等其他市级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同时,基层的文体网络品质也在不断完善。深圳持续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攻坚做强工程,龙华区图书馆开馆,坪山区文化馆(过渡馆)及石井等4个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开放,各个基层文体中心等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

去年,深圳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入选国家发改委《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千余座图书馆大部分加入了“图书馆之城”统一平台,得以真正实现“一证走遍全城、一体共享资源、一站获取信息”。

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空间

在深圳,一个个极具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受到关注。深圳市政府在2018年印发《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中首次提出建设特色文化街区。历时3年,首批10个文化街区在去年均已完成阶段性提升改造工作,通过实地考察评估认定,打造成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空间。

其中,南头古城活化与更新项目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随后首先开放了南北街示范段,古城东西街、if工厂也于2021年投入运营。如今,如织的游人见证着城中村的惊艳蝶变;大鹏所城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改造中突出其历史元素,努力建设成世界知名的海防文化遗产小镇;海上世界特色文化街区则重点保留了蛇口历史人文、自然风情特色,并积极补充新业态;被称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则在特色文化街区的建设中通过小切口、微改造,大幅提升街区公共场地利用率、整体视觉效果和业态布局,持续导入科技时尚文化等特色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时尚消费氛围,加速推动街区迭代升级……各种生机勃勃的创意活动,让这些历史街区和文化园区绽放了全新的活力。而新一批的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作也已在规划之中,将为城市打造更多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

高水平文化场馆加速建设、高品质文艺活动越来越多、文化生态越来越好……近年来,深圳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公共服务、优质的文化供给,不断着力构建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巩固基层文化阵地,绘就城市新的文化图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相关阅读:
我市启动温室气体碳同位素监测 深圳与全国40个城市实现“跨馆查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