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5月2日上海共划分防范区56699个,超1547万人,出院出舱人员居家隔离有这些要求和提示

今天(5月3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5月2日,我市新增274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539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74例本土确诊病例中,11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例在相关风险人员筛查中发现,155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539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5324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71例在相关风险人员筛查中发现。

截至5月2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488例、危重型88例。

5月2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20例,平均年龄83.95岁。20位患者合并有多种急慢性基础疾病和晚期肿瘤,包括伴全身广泛转移的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膀胱癌、鼻咽癌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创伤性硬膜下出血伴癫痫、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中1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均未接种过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为晚期肿瘤或基础疾病。

截至5月3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695628人,均已落实管控。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3981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7121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近期,我们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了“核酸+抗原”的组合筛查。依据阶段性筛查结果,5月2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13819个,涉及人口数254万人;管控区22317个,涉及人口数约538万人;防范区56699个,涉及人口数1547多万人。

同时,再次提醒各位市民,积极配合5月1日至7日的“核酸+抗原”组合筛查工作。

近期本市治愈出院出舱的阳性感染者日益增多。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对于治愈的阳性感染者,将开展7天居家健康检测。期间,相关人员每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早晚2次测量体温,第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由医务人员上门采样,或由属地安排专车转送指定医疗机构采样。居家期间,治愈的阳性感染者要做到“足不出户”,尽量“一人一室”,与同住人保持一定距离。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要及时报告所在社区。遇到需紧急就医等状况,要严格落实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并由属地“点对点”转送指定医疗机构排查。

此外,也提醒各位出院出舱的市民们,要在“出院出舱时、路途中、入门前”三个重点环节做好治愈的阳性感染者物品消毒和个人防护等。出院出舱时,要对随身物品、衣物以及行李箱等做好全面消毒。其中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使用酒精棉球及消毒湿巾擦拭处理。消毒后的物品要装入干净袋子。行李箱送至隔离病区出口处,消毒人员会对行李箱外表面进行消毒。路途中,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同时避免与同行人员交谈,下车后及时做好手卫生。回家后,要第一时间将随身物品以及换下的外衣、鞋子,放置在阳台通风处,并建议再次进行消毒,同时要及时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进行洗手。

发布会要点

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20例均患有多种急慢性基础疾病和晚期肿瘤(央视)

总台记者从今天(3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5月2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488例、危重型88例。

5月2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20例,平均年龄83.95岁。20位患者合并有多种急慢性基础疾病和晚期肿瘤,包括伴全身广泛转移的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膀胱癌、鼻咽癌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创伤性硬膜下出血伴癫痫、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中1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均未接种过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为晚期肿瘤或基础疾病。

上海昨日本土病例出院3981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7121例(央视)

总台记者从今天(3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昨天,上海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3981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7121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此外,截至5月3日9时,本次疫情上海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695628人,均已落实管控。

上海浦东新区加强对快递骑手防疫管理日均在岗快递骑手7000人以上(央视)

今天(5月3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杨朝介绍了针对快递骑手采取的防疫管理措施。

杨朝表示,快递外卖小哥是城市运行服务保供的重要力量,上海浦东新区目前日均在岗快递骑手7000人以上,针对快递骑手的防疫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电商平台企业主体责任。上岗骑手必须持有“电子通行证”,严格执行“每日三检”的防疫要求,快递骑手须上传2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经核验后方能开单、跑单。

二是加强快递骑手核酸核查比对。每日通过大数据中心对在岗人员进行核酸结果核查,对没有24小时核酸的快递骑手追溯到平台,坚决不允许上岗,对核酸结果异常的骑手第一时间反馈平台进行核查,截至目前未发现带阳跑单情况。

三是加强执法力量抽查检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安分局等部门按每日抽查率不少于20%比例,在各道口对骑手的电子通行证及核酸结果进行抽查,同时对线下网点、站点、前置仓防疫举措进行检查,截至目前未发现染疫上岗行为。

四是加强社区监督群防群治。全区36个街镇的各小区、村居实施“场所码”管理,骑手配送至小区必须先扫码、再验码,若发现“黄码”“红码”骑手,拒收快递外卖,骑手就地静止,等待处理。

此外,上海浦东新区也努力为快递小哥提供生活保障服务。除企业提供的居住场所外,全区设有4处公益性的集中居住点,可为快递小哥提供近千张免费床位。全区39个核酸检测点、6辆流动检测车、免费配备的抗原试剂盒可让快递小哥更方便快捷地开展相关检测,做到安全上岗。

新冠患者治愈出舱后需要注意什么?专家解答来了(央视)

今天(5月3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就新冠患者治愈出舱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了提示。

赵丹丹表示,近期上海治愈出院出舱的患者日益增多。按照国家和上海有关要求,对于治愈的阳性感染者,将开展7天居家健康检测。其间,相关人员每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早晚2次测量体温,第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由医务人员上门采样,或由属地安排专车转送指定医疗机构采样。

居家期间,治愈的阳性感染者要做到“足不出户”,尽量“一人一室”,与同住人保持一定距离。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要及时报告所在社区。遇到需紧急就医等状况,要严格落实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并由属地“点对点”转送指定医疗机构排查。

此外,也提醒各位出院出舱的市民们,要在“出院出舱时、路途中、入门前”三个重点环节做好治愈的阳性感染者物品消毒和个人防护等。

出院出舱时,要对随身物品、衣物以及行李箱等做好全面消毒。其中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使用酒精棉球及消毒湿巾擦拭处理。消毒后的物品要装入干净袋子。行李箱送至隔离病区出口处,消毒人员会对行李箱外表面进行消毒。

路途中,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同时避免与同行人员交谈,下车后及时做好手卫生。

回家后,要第一时间将随身物品以及换下的外衣、鞋子,放置在阳台通风处,并建议再次进行消毒,同时要及时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进行洗手。

120急救资源紧张如何缓解?招募志愿者、增加车辆,还有兄弟省市驰援(澎湃新闻)

5月3日10:00举行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杨朝,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宦红梅介绍上海疫情最新情况。

有媒体提问,现在120急救资源还是比较紧张,要转运隔离点的阳性感染者,也要转运日常危急重症患者,我们怎么来缓解这样的状况?外省市在医疗急救方面有没有相关的支援?

赵丹丹介绍,本轮疫情以来,本市院前急救面临诸多困难,市民日常急救业务、阳性感染者转运、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急救保障等急救服务需求叠加,“120”单日电话呼入量是去年同期的12倍,不少市民反映呼叫困难、等待时间延长。

为此,我们想方设法努力解决广大市民的急救需求,深挖自身潜力,通过紧急招募志愿者等形式,大幅增加受理调度和一线当班车辆;

除此之外,我们也得到了兄弟省市的鼎力相助,在国家卫生健委的统筹协调下,4月26日,来自天津、河南两省的国家紧急救援队100辆急救车、298名队员紧急驰援上海,他们大多参加过多地疫情防控支援任务,实战经验丰富。

他们抵达本市后在最短时间内投入高强度的医疗急救工作,36个车组驻点市级方舱医院、14个车组对接区级定点医院、50个车组负责社会面闭环转运救治。5天内,两支救援队累计出车532次、救治1012人次,有力缓解了本市院前急救的工作压力。

他们克服了任务量大、交通不熟等困难,用心用情诠释了“天下急救是一家”。在此,对兄弟省市的无私帮助和急救队员的默默奉献表示衷心感谢!

封控区、管控区较多的浦东如何保障生活物资?从四方面保供(澎湃新闻)

5月3日10:00举行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杨朝,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宦红梅介绍上海疫情最新情况。

请问浦东新区的杨副区长,现在大家都比较关心物资发放的问题。目前浦东的封控区和管控区还比较多,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居民区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

杨朝介绍,当前物资生活保障是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浦东新区围绕封控区、管控区的生活物资保障主要开展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扩大线上购规模。我们持续推动电商大仓、前置仓、商超卖场、便利店、药店等节点网点“应开尽开”,保供人员“应放尽放”。目前浦东新区商超便利店开业987家,药店567家,电商平台前置仓开业216个,线上购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二是持续开展集采集配。推动麦德龙、盒马、家乐福、大润发等保供主体与街镇对接,通过社区“集中下单、集中配送”模式服务社区居民。推出“暖心市集”流动超市,将主副食品、日用消费品、防疫卫生用品等配送到居民家门口,目前全区已开设“暖心市集”143处。

三是引导规范社区团购。动员居委、业委、物业、志愿者等群体,通过组建示范团长联盟,推动供应商“白名单”,完善团购流程等手段,主动接受居民监督等方式规范社区团购,同时,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对社区团购食品安全和价格行为开展监管执法。

四是全力做好政府托底保障。进一步加强基本生活保障物资发放,加强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督。关心特殊群体,对高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提供送餐上门、志愿者关怀等服务。对青年公寓、沿街商铺、宾旅馆、集卡司机等开展分类保障,尽最大可能做好各类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

相关阅读:
浙江5月2日新增本土阳性34例 上海:出院出舱人员居家健康检测要足不出户,尽量一人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