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徐中华:赴港援建医院让女儿有了“炫耀的资本”

徐中华:赴港援建医院让女儿有了“炫耀的资本”

(情满大湾区)徐中华:赴港援建医院让女儿有了“炫耀的资本”

中新网广州5月2日电题:徐中华:赴港援建医院让女儿有了“炫耀的资本”

作者程景伟蔡茂哲

在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百余家建设单位,来自五湖四海的2万多名建设者日以继夜施工,全速推进中央援建香港的应急医院和方舱医院(河套项目),上演了从孤岛荒滩到“生命之舟”的蝶变。

这片热土上,续写了中央对香港700多万同胞的关爱之情,也见证着建设者们的奋斗故事。

一个多月前,正在为深圳机场卫星厅及其配套工程项目创建“鲁班奖”做冲刺的徐中华,临危受命担任中建八局华南公司河套项目经理。

徐中华中建八局华南公司供图

徐中华中建八局华南公司供图

身为中建八局华南公司安装分公司副总经理的徐中华,负责统筹河套项目一期2#仓库、二期B7、B8栋方舱医院综合机电安装施工。“河套项目施工、生活环境的艰难,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登岛的第一天,坐在阴暗潮湿的帐篷里,他由感而发。

“河套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开始时连工地最基础的‘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以及场地平)都成为了一种奢望,水、电、床铺等日常资源也是稀缺物品,我们只好先生产、后生活。”徐中华说。

由于闲置场地少,整个河套项目仅靠一条环场道路作为主干道。每日进场的各种车辆上千台,在未硬化铺路前,每逢下雨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人们稍不留神可能就会滑倒受伤。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做好全体参战人员的安抚至关重要。为此,中建八局华南公司推出“党员班长制”管理模式,将劳务工人每8人至10人分为一个班,由项目中共党员骨干担任班长,与工友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徐中华说,“在生活区帐篷中,可以随时与工友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的生活诉求。”

受河套项目施工计划调整影响,徐中华的团队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施工作业面。但他每天坚持巡场,积极与项目总包单位中建科工方面联系,主动提供协助,其中就协助完成了港方高压用电转换,打通整个河套项目一期应急医院的“生命线”,确保应急医院4月初顺利交付。

如今,在河套地区,这座原本杳无人烟的“孤岛”,已经建成现代化医院。通过立有“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几个大字的正门,沿着主干道往内走,在沥青路边,应急医院、方舱医院矗立成排,绿树和鲜花环绕。

“这次能够主动报名参加河套项目建设的,都是英雄。”徐中华常对同事和工人师傅说。对于建设者们而言,这段“逆行”历程无疑将会终生难忘。

当时,徐中华起身前往河套项目工地,并没来得及告知家中妻子和6岁的女儿。一有空下来,徐中华便很挂念她们。“爸爸在外边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身体,要吃饱饱的,我等你回来。”女儿稚嫩的声音让他感到很暖心。

徐中华赴港援建医院,也让女儿有了和身边的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一提起爸爸去香港帮忙抗疫,小伙伴们一脸崇拜的样子,让她感觉特别地自豪。

近日,徐中华和同事们完成建设任务后返回广东。在返程的大巴车上,徐中华和女儿通话时,大声承诺着:“爸爸回家陪你打篮球。”打篮球是他和女儿共同的爱好。

家中兄弟姊妹6人,今年春节时全家人商量,4月要一起回家参加表弟的婚礼。遗憾缺席的徐中华,向表弟送上了远程的祝福,“回家后一定要和他畅饮一番。”(完)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续写党的青年运动新的历史荣光 上海最大方舱医院出舱人数累计突破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