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4.23

世界读书日

人间四月天万物复苏时

春光无限好最美读书日

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

纸页轻薄书简脆弱

承载的是厚重历史

赓续的是灿烂文明

书香浸染诗词藏心

让我们走进师大图书馆

去寻觅那些

闪耀着求知光芒的“宝藏”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师大图书馆

陪伴我们度过春夏秋冬

是师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雁塔校区图书馆

建于1956年古朴典雅

2016年被列为

西安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长安校区图书馆

建于2004年现代宏伟

两校区图书馆面积共5.78万平方米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师大图书馆

纸质图书累计408万册

电子图书累计2571662册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图书馆风格独特颇为壮观

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而古籍线装书库

善本古籍珍藏室里的藏书

更是规模巨大颇多精品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古籍线装书库

善本古籍珍藏室

上世纪60年代,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古籍典藏体系,经过60余载的积淀与传承,馆藏古籍数量位居陕西省高校之首,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文献资源贮藏中心。2009年,被文化部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文献24万余册,善本1120余种,12000余册,分别藏于普通古籍线装书库和善本古籍珍藏室。所藏善本中,有15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1部入选《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

《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刻于南宋,蝴蝶装,仅六页。此书也是师大图书馆收藏的唯一的宋版书。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历代方志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地方志,古称地志、地纪、图经、方志等,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因此,方志被誉为“地方百科全书”,在了解一个地方的社会状况、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赓续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图书馆现有地方志文献1400余部,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省份,以及下辖的大部分府州县。

01《大明一统志》

九十卷

(明)李贤等修

明天順五年(1461)内府刻本,38册,10行22字,大黑口,四周双边,初印;有“广运之宝”朱文大方印;明天顺五年英宗序,李贤进书表。四库著录。索书号:线善666/154。

02《大清一统舆图》

中一卷南十卷北二十卷首一卷

(清)胡林翼严树森主持

邹世诒晏启镇编绘

李廷箫汪士铎核校

清同治二年(1863)武昌刻本,32册,板藏湖北抚署景桓楼。书签及书名页题:皇朝中外一统舆图;书名据书口题。索书号:线667/788。

03《嘉庆重修一统志》

五百六十卷目录二卷

(清)潘锡恩等纂

商务印书馆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210册,附索引10册。据清史馆藏进呈写本影印,四部丛刊续编史部。索书号:线667/627。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04《顺天府志》(光绪)

一百三十卷附录一卷

(清)李鸿章等修

张之洞等纂

清光绪十至十二年(1884-1886)刻本,64册,有图。索书号:线671.1101/151。

05《畿輔通志》(同治)

三百卷首一卷

(清)李鸿章等修

黄彭年等纂

清光绪十年(1884)刻本,252册,板藏古莲华池。索书号:线671.1101/151。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06《陕西通志》(雍正)

一百卷首一卷

(清)刘于义等修

沈青崖纂

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本。100册,有图。12行26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志修于雍正十三年,刘于义等上表。四库著录(又1部)。索书号:线善671.5/127。

07《陕西通志》(康熙)

三十二卷首三卷

(清)贾汉复修

李楷等纂

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30册,有图。9行20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四库未著,清康熙六年贾汉复序。索书号:线善671.5/154。

08《续修陕西通志稿》(民国)

二百二十四卷

宋伯鲁等纂

民国二十三年(1934)陕西通志馆铅印本。122册,有图表。索书号:线671.5/143。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09《甘肃新通志》(光绪)

一百卷首五卷

(清)升允,长庚修

安维峻等纂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80册,有图。书签題:甘肃全省新通志。索书号:线671.6/055。

10《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乾隆)

四十八卷首四卷

(清)傅恒等修

褚廷璋等纂;英廉等续纂

清光绪十九年(1893)杭州便益书局石印本。12册,有图。索书号:线676.1024/544。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关学文献

著名思想史专家张岂之先生在为《关学文库》作的总序中对关学作了这样的定义:“关学是由张载创立并于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在关中地区传衍的地域性理学学派,亦称关中理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被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称为“横渠四句”,就出自张载之口。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四句话,表达了张载宽广的胸襟,高远的追求和崇高的境界,千百年来不断为人们所传颂,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志存高远,担当作为,努力为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谋福祉。

张载像

张载像

01《张子全书》

十五卷(宋)张载撰

清同治九年(1870)重刻本

8册白纸本

板存凤郡祠内

索书号:线125.14/447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因其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主要著作有《正蒙》(包括《东铭》《西铭》)《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等,明沈自彰汇编为《张子全书》。

02《潏水集》

十六卷(宋)李复撰

民国十一年(1922)陕西文献征辑处铅印本

4册关陇丛书

索书号:线845.15/156

李复(?-1128),字履中,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关学学者,时人称“潏水先生”。熙宁十年(1078)以进士累官中大夫,集英殿修撰。著有《潏水集》,原六十卷,后多散佚,今存十六卷,收入《四库全书》。

03《泾野先生文集》

二十卷(明)吕柟撰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于德昌刻本

24册 10行23字白口四周双边

(明)马理序嘉靖三十四年李舜臣徐階序

四库存目三十六卷

索书号:线善846.6/174

04《苑洛集》

二十二卷(明)韩邦奇撰

清嘉庆七年(1802)刻本

10册书签题:韩苑洛文集

索书号:线846.6/737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05《冯恭定公全书》

(《冯少墟集》)

二十二卷首一卷续集五卷

(明)冯从吾撰

清康熙十二年洪琮刻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修补本

18册板存少墟书院

索书号:线846/508

冯从吾(1556-1627),明学者,字仲好,号少墟,陕西长安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是明代继高陵吕柟之后关中最重要的理学家。曾在宝庆寺讲学,主持创建关中书院。晚年和邹元标在京师共建首善书院,倡明理学,时人推为“南邹北冯”,学者称“少墟先生”。主要著作有:《辨学录》《疑思录》《论学书》《善利图说》《元儒考略》等。

06《谿田文集》

十一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搜遗一卷

(明)马理撰

清道光二十年(1840)三原刻本 6册

索书号:线846.6/359

07《砥斋集》

十二卷(清)王弘撰著

清康熙间(1662-1722)刻本

8册附1.西归日札一卷

2.待菴日札一卷

索书号:线847.2/039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08《槲叶集》

五卷《南遊草》一卷补遗一卷

(清)李柏撰

清康熙间(1662-1722)刻本光绪重印本

6册附刊六篇《雪木先生墓碣》

《太白山人传》《国朝先正事略》

《创修李雪木先生祠堂记》

《淡园亦山园书后》《跋淡园记》

索书号:线847.2/152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李柏(1624-1694),字雪木。陕西眉县人。李柏自甘寂寞,不务声名。文出自胸臆,不蹈袭前人,诗则自成一家。与周至李顒、富平李因笃齐名,人称“关中三李”。主要著作有:《槲叶集》。

09《二曲集》

四十六卷(清)李顒撰

清光绪三年(1877)信述堂刻本

16册

索书号:线847.2/155

10《受祺堂文集》

八卷(清)李因笃撰

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 8册

索书号:线847.2/155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李因笃(1633-1698?),字天生,号子德。陕西富平人,与顾炎武友善,又与李顒、李柏并称“关中三李”。康煕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官翰林院检讨,旋告归。其诗激越凄凉。主要著作有《春秋说》、《汉诗音注》、《受祺堂诗文集》、《诗说》、《汉诗评》等。其《诗说》被顾炎武誉为“毛郑嗣音”。

世界读书日,来师大图书馆“寻宝”!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献

如同文明的“时光匣”

滋养着中华儿女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传承

我们要在古籍中挖掘“宝藏”

汲取文化养分

相关阅读:
辽宁省沈抚示范区发生山火 正在全力扑救 北京顺义区新增1名确诊病例,轨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