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部分保供物资存在质量问题?上海回应了!这些案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

上海市卫健委21日通报:2022年4月20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3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5861例,其中459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976例确诊病例和15619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2022年4月20日0—24时,新增本土死亡病例8例,平均年龄77.5岁,最大年龄93岁。8位患者合并有晚期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3级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认知功能障碍)、尿毒症等。患者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所致。

上海:部分保供物资确实存在质量问题

近日,不少上海市民称自己拿到的免费保供物资存在问题。

有市民拿到手的食用油,是闻所未闻、不见于任何电商平台的杂牌,疑似山寨品牌。

部分保供物资存在质量问题?上海回应了!这些案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

有的食品生产厂家被曝出之前劣迹斑斑,因为使用禁用防腐剂而被行政处罚,或者已经成为失信的被执行人。

部分保供物资存在质量问题?上海回应了!这些案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

很多上海的保供物资图片在社交平台上流传:一些预包装食品发生霉变,还有一些发放的肉类明显是不合格的“奶头肉”……

部分保供物资存在质量问题?上海回应了!这些案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

4月21日,《半月谈》发文称: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免费礼包不是免责产品。出了问题,除了对相关供应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还要对可能存在的失职渎职或是利益输送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生活物资供应保障事关千家万户,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对于上海这样一座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而言,保供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发放的生活物资免费大礼包不容有失。尤其是对部分不熟悉网购的老年群体来说,政府的免费大礼包更是解了“燃眉之急”。

政府免费大礼包的积极作用需要肯定,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也是抗疫工作的基本要求。从居民反映的情况看,有的礼包以次充好,将劣质或不合格产品发放给居民;有的礼包选择多次被行政处罚的企业的产品,整体质量令人怀疑;还有的礼包选择打擦边球的“山寨品牌”,被网民纷纷吐槽。有人形容,网络上晒出的各种问题礼包,好像开了一次朋友圈“315晚会”,严重影响抗疫士气。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发放的免费大礼包相当部分是由财政买单,也就是说,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理应受到监督。免费大礼包出现问题,既是对财政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必须严肃追究、彻查到底。

4月21日,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针对有市民反映分发到家的保供物资存在质量问题,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近期的监管工作中,包括受理的投诉举报中,的确发现了部分免费发放的保供物资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是生鲜食品存在质量问题。

对于疫情期间发现的相关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表示会坚持从严从快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如果大家发现了相关的问题,也欢迎各位市民拨打12315或12345市民热线反映问题,监督举报。

上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这几起案件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20日宣布,对“梅陇镇问题猪肉”等一批涉疫犯罪案件依法提前介入,加强侦查引导,提高办案效率,从快严查涉疫犯罪。这些案件包括:

张某等人销售伪劣保供产品案。疫情防控期间,犯罪嫌疑人张某经与上海某公司商定后,利用该公司名义与闵行区梅陇镇政府签订保供协议并提供相应产品。经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介绍,张某采购11万份生猪产品运至梅陇镇集中保供点。在物资发放过程中,居民陆续反映该批猪肉存在诸多严重质量问题。镇政府随即叫停该批物资的发放。公安机关日前已立案侦查,并对张某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闵行区检察院、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已依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

龚某某假借社区团购之名诈骗他人财物案。4月7日,龚某某从他人处获悉某超市社区团购信息,在未获得货源保证的情况下,故意隐瞒未达到团购条件的事实,采用伪造居委会证明、虚构货源信息等方式,在两个小区微信群内组织团购,骗取团购费用共计4.6万余元,后多次将上述部分钱款用于虚拟货币交易。嘉定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被告人龚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利用电信网络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高某哄抬物价非法经营案。疫情防控期间,犯罪嫌疑人高某使用他人食品经营营业执照在网络平台开店,大量囤积青菜、鸡蛋、鸡、鸭等食品,并大幅抬高价格对外销售,部分食品进销差价率最高达437%,累计销售175万余元,非法获利150余万元。公安机关日前已立案侦查,并对高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静安区检察院已依法提前介入。

李某等人伪造防疫车辆通行证案。疫情防控期间,犯罪嫌疑人李某伙同其弟弟李某某使用修图软件,伪造数份印有本市相关行政机关公章的防疫车辆通行证以及防疫生活物资保障企业证明,用于运输、贩卖蔬果牟利,并提供给他人在本市运输、销售物资。公安机关日前已立案侦查,并对李某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青浦区检察院已依法提前介入。

凌某销售假冒品牌口罩案。疫情防控期间,犯罪嫌疑人凌某网购假冒品牌口罩后转手销售牟利,销售金额总计38万余元,案发后被查扣假冒品牌口罩2.9万余个。公安机关日前已立案侦查,并对凌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奉贤区检察院已依法提前介入。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涉疫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坚决维护市民群众切身权益,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安全稳定。

孙春兰:千方百计降低病死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4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她指出:

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坚持分类收治,落实双向转诊,中西医结合,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开展多学科专家联合巡诊,加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护理,千方百计降低病死率。

深入分析研究阳性感染者比例高、人数多的老旧小区和养老机构,拿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强化现场流调溯源,加快转运收治阳性感染者、隔离密接人员,迅速进行规范的环境消杀。

开展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加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举措,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要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重点解决转出慢、流调不深入、隔离资源紧缺等突出问题。

要继续加强社区管理,进一步强化对养老院、学校、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疫情管控力度,落实主体责任,坚持闭环管理,分类制订专项方案,细化防疫措施,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

上海嘉定区3名党员干部被问责

据“廉洁上海”消息,4月14日,上海嘉定区殡仪馆以疫情防控为由,违规拒不提供相关殡仪服务,给逝者家属造成精神伤害,产生严重不良社会影响。该殡仪馆党支部书记、主任陆建良被诫勉,副主任陶杰、姜益青被党纪立案,接受进一步调查。

来源:中国经营报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上海发布、光明网、澎湃新闻、半月谈等

相关阅读:
2022年4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国GDP千亿县增至43个:江浙占近六成,中西部8县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