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这对于谷歌来说,无异于是死亡之吻”

谷歌地图“公开俄所有战略和军事设施”争议背后,专家:战争概念已扩大化,未来恐会变得常见

《乌克兰真理报》18日援引乌国防部旗下新闻网站“ArmyInform”消息称,“谷歌地图公开了俄罗斯联邦所有战略和军事设施”。报道称,在谷歌地图中可以看到俄罗斯各种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指挥所等每像素0.5米分辨率的图像,还表示可通过这些图像评估俄罗斯“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上开展的工作进程、摩尔曼斯克附近的核弹药储存基地等。不过,谷歌随后在回应媒体询问时表示,“没有对我们在俄罗斯的卫星图像进行任何模糊的更改。虽然这些流传的图片可能是官方发布的,但在俄乌冲突之前,它们就可以在谷歌地图上找到。”这等于否认了乌媒的报道。

“这对于谷歌来说,无异于是死亡之吻”

《乌克兰真理报》报道中的配图,该媒体称这是谷歌地图中的“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的图像

实际上,“谷歌公开俄军事战略设施细节”的传言之所以引起如此高的关注,反映的是大家的一个核心关切,美国科技巨头是否会大规模介入战争?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鲁传颖19日对向环球时报-环球网表示,包括互联网等在内的不少技术都具有军民两用性质,针对军用的精度更高一点,针对民用的精度稍微低一些,只不过以往这两类用途分得很开。谷歌地图最开始的驱动力是民用的,主要目的也是用于商业用途,包括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之前也是标榜“民用”,但在这次俄乌冲突中,暴露出了这些技术可能被军用的一面或者潜在用途。

匿名军事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像谷歌这样企业的作用受到关注,也跟现在战争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有关。现在的战争是一个大战争概念,军事行动只是其中核心的一部分,战争的内涵已经向外延伸了很多,制裁、舆论、信息、贸易、金融、外交等都混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像谷歌、SpaceX这样处于军民之间比较模糊地带的企业,也面临着表达立场的问题,跨国公司介入政治领域恐怕会越来越常见。

鲁传颖进一步表示,更令人担忧的是,像卫星图像这样的技术是从外太空照射的,这样的技术一旦大规模运用,没有办法通过陆地边界去阻拦或规制,也很难在国际法层面明确加以规制。各国都需要适应这一新的趋势,并评估其对国家安全所带来的影响。

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郝敏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虽然像谷歌这样的公司标榜自己“不作恶”的价值观,但是一旦涉及到自身国家的形象、利益、价值观领域,很难说有一套统一的普世价值标准和逻辑链条,这些公司的价值观往往会跟美国政府所推崇的是一致的。郝敏表示,美国现在是在采用一种举国体制,裹挟一大批跨国公司、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资源,从各个领域来给对手施压、制裁,而这些跨国公司基于企业社会化的角色也并不是完全被迫,甚至是主动为之。

谷歌资料图

谷歌资料图

在此之前,谷歌已对俄罗斯采取了一些行动,比如,已暂停在俄罗斯国的广告销售,根据制裁措施切断部分俄罗斯用户对 Google Pay的访问权限,并禁止俄罗斯官方媒体账户在其 YouTube频道上投放广告。

不过,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认为,在乌克兰问题上目前西方企业的表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向西方内部“政治正确”有所交待,避免被“价值观霸凌”的象征性的表态,另一类是具有“商业碰瓷”性质的另类营销,通常此类企业本身在俄罗斯并没有多少业务和实质性的收益,更多的希望通过对俄罗斯的政治表演来拓展和提升属于“俄罗斯敌对阵营”国家的商业声望。

至于谷歌的表态,至少在字面意思上,谷歌是在“撇清”,即没有从事危害和威胁俄罗斯国家利益的举动,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所谓“本来就有”就说明不是基于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的目标而特别从事的行为。无论谷歌背后真实的目的以及与美国政府众所周知的千丝万缕的复杂关联,但谷歌公司至少明确的知道,在形式上,必须表现出一家公司对基础的商业规则的严格遵循。

相关阅读:
香港2月份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及进口货量均同比下跌 江苏盐城新增8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