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绿竹春影”

阳春三月,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龙洪村的雷竹在春日的暖阳中摇曳生姿,翠绿怡人,长势喜人的雷竹笋给当地村民带来可观收入。

从2016年起,龙洪村因地制宜,将雷竹种植作为助农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完成了1200亩10万余株的雷竹种植,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每年直接带动两批次共160户农户(含16户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走出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绿色产业发展路子。

巴马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该县巴马镇龙洪雷竹基地,与负责人了解基地雷竹笋销售情况。(黄肖桦/摄)

巴马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该县巴马镇龙洪雷竹基地,与负责人了解基地雷竹笋销售情况。(黄肖桦/摄)

“雷笋味道鲜美,甘甜脆嫩,出肉率高达70%,是早熟、高产的优良笋用竹种。经过三年多的培育,基地的雷竹已经逐渐出笋,目前每亩出产春笋约2000斤,但是今年因疫情外销受到一定影响。”雷竹基地技术员韦伟看着丰收的雷竹,愁上心头。

“雷竹笋是龙洪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一旦滞销将给当地村民带来严重损失,我们要重视这件事,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了解情况后,巴马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迅速赶到龙洪村,与当地干部群众会商解决办法。

“雷竹笋要抢‘鲜’上市,在三月出售的价格是最好的,龙洪村离县城不远,尽快在县城找到销路是当前最可行的办法。”巴马镇纪委书记唐聃建议。

经过协调和走访,雷竹笋在巴马县规模较大的超市、机关食堂、“消费扶贫”专柜打开销路,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眼下的困难解决了,怎么才能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让群众辛苦的汗水不白流。巴马县纪委监委再次协调镇政府、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常态下组织帮助农产品外销相关制度,通过开通绿色通道、政策补贴等,保障农产品的外销渠道通畅。

巴马县纪委监委结合职能职责,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把群众增收致富、破解“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去年以来,全县乡村振兴责任部门检查扶贫项目440个,涉及资金8.03亿元,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29个,以强有力的监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巴马县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南宁:广泛征集问题线索 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工作 以身作则的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