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朋友 2022年河南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来了

来源:河南政府网

立春以来,全省各地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分区分类精准施策,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小麦促弱转壮取得明显成效,加之天气条件总体有利,苗情持续向好转化,整体长势与常年相当,为今年夏粮再夺丰收奠定了基础。近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了《2022年全省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切实抓好后期麦田管理技术服务工作。

目前,小麦从南向北陆续进入抽穗期,大部分麦田群体充足、底墒适宜,丰产架子已初步搭建。但现在距离麦收还有1个多月时间,小麦生产还面临赤霉病、条锈病、倒伏、干热风、烂场雨等多重风险,直接影响最终产量的高低。如何抓好小麦后期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各地要立足抗灾夺丰收,以“防灾害、促灌浆、提品质、保归仓”为目标,做到小麦一天不收获,技术指导一天不放松,奋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农民朋友 2022年河南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来了

强化监测预警,防控病虫减危害

据了解,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我省还有多次降水过程,小麦赤霉病偏重流行风险增加;小麦条锈病已在豫南发生。各地要加强重大病虫监测,准确掌握发生动态,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依据小麦生育时期和天气变化把握最佳防治时期,提高防治效率效果。

对小麦赤霉病,豫南常发区要抓住抽穗扬花关键期,坚持“见花打药,主动预防”不动摇,确保防在发生流行前;其它地区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努力降低赤霉病流行风险。对小麦条锈病,落实“准确监测,打点保面”,“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的防控策略,及时封锁发病中心,适时组织大面积防治,把病害控制在点片、初发阶段。同时,要合理选用和科学混配防控药剂,统筹做好白粉病、叶锈病、麦穗蚜等其他病虫防治,做到一喷多防。

因地因墒灌溉,保持水分促灌浆

小麦抽穗到灌浆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4以上。该阶段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极易造成土壤干旱,导致小麦结实率和粒重下降。相反,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不仅能够保持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籽粒灌浆,而且能够平抑地温,预防干热风和高温热害影响。因此,对土壤墒情不足、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应在扬花后7-10天左右,酌情浇好灌浆水,以水调肥,以肥养根,以根护叶,促进灌浆,提高粒重。由于小麦生育后期穗部逐渐变重,灌水后土壤湿软,遇风易发生倒伏,因此,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选择无风天气进行浇水,无风快浇、有风停浇。浇水切忌大水漫灌,防止地面积水。

抓好叶面喷肥,防范灾害提品质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主要气象灾害,易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小麦叶面喷肥不仅可以满足小麦后期养分需求,而且也是防干热风、防早衰最直接、最简便的措施。因此,各类麦田应在抽穗至灌浆期,结合病虫害防治,科学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及时补充营养,促进籽粒灌浆,减轻干热风危害。对晚播麦田,由于生育时期相应推迟,后期遭遇干热风天气的风险加大,力争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2次,防早衰防干热风,增加粒重;对优质强筋麦田,后期适量喷施氮肥,提高品质。

同时,今年我省部分麦田群体偏大,后期存在倒伏风险,一旦发生倒伏,不能盲目进地采取绑扶措施,要加强病虫害防治,视情况开展叶面喷肥,促进籽粒灌浆。

抢抓有利时机,科学收获保归仓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我省小麦从南到北开始成熟,此期若遇大风、阴雨等天气,极易导致小麦倒伏、发芽或霉变,不仅增加收获难度,而且影响小麦品质。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指导农民在小麦叶片枯黄、籽粒变成蜡质状、籽粒干重达到最大值的蜡熟末期抢时收获,科学晾晒,确保颗粒归仓。优质小麦收获前进行田间去杂,收获时清净收割机内的异品种籽粒,并按同一品种连续作业,防止机械混杂。收获后单品种晾晒、单品种贮藏,保证优质小麦商品等级。

同时,各级农技人员要通过电视讲座、技术培训、服务热线等多种方法和形式,加大技术宣传指导力度,提高关键技术知晓率和到位率。要充分发挥好各级各类小麦示范田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带动群众科学开展后期麦田管理。(记者王靖)

线上订餐攻略来啦,热点问题咨询都在这里 上海新增3例死亡病例:均为高龄,未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