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21年河北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报告》发布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协同发展再上台阶

——《2021年河北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报告》发布

□记者赵晓慧

记者从省统计局4月8日发布的《2021年河北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报告》中获悉,2021年,河北省聚焦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力办好“三件大事”,积极构建协同发展大格局,主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

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2021年,河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助企纾困、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省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达到40391.3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9%。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全省经济增长平稳回升。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长3.9%,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保持在4.6%,全年增速回升到5.1%,全年增速比北京快0.4个百分点,比天津快1.2个百分点。

同时,积极应对国内疫情散发多发局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生产生活影响,供给和需求稳步回升,在协同发展中的腹地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全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765.0亿斤,连续9年超700亿斤。畜牧、蔬菜、果品生产稳定增长;牛奶产量498.4万吨、蔬菜总产量5284.2万吨、园林水果总产量1058.5万吨,为京津提供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保障。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8%。服务业平稳向好复苏,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5%,同比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均快于北京、天津。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两年平均增长3.1%。

消费市场稳定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09.9亿元,占京津冀比重为42.0%,两年平均增长2.0%,分别比北京、天津快2.7和7.5个百分点。京津冀三地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47.4亿元,同比增长7.1%。

高新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高新产业加快成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万企转型”行动和“千项技改”工程引领带动作用,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坚实有力。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0%,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新产业快速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网上消费持续升温。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断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河北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877.2亿元,占京津冀比重由上年的21.4%提高到22.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2.0%,增速比北京、天津分别快7.2和24.7个百分点。京津冀三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2969亿元,比上年增加1249.1亿元。

创新主体活力显现。加快创新型河北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势头强劲。实施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22个专项。河北1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个项目获中国专利奖。与京津共设科技专项,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00亿元、增长4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超1000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超6000家。新增省级研发平台259家,院士工作站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2021年实现翻倍增长,达202家,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62家。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地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9家,占全国的12.4%。

累计转入京津基本单位40238个,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显著

河北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加强与北京对接,引导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向雄安新区、环京地区、省内其他市县梯度布局,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科研基地等项目在河北落地。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160个,总投资487亿元。截至2021年末,河北累计转入京津基本单位40238个,其中法人单位28853个,产业活动单位11385个。

雄安新区建设扎实推进。启动区和起步区等重点承接片区加快建设,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阶段。铁路、高速公路区域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总长度545公里的“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道路网络全面建成。启动区、起步区加快建设,重点片区框架全面拉开,城市雏形开始显现。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商务服务中心、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域内完成投资增长22.1%,增速保持全省领先。白洋淀水质达到Ⅲ类,实现历史最好水平。

重点区域协同向纵深拓展,“三区一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取得突破。2021年,河北物流业增加值增长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1.6%;全省快递业务量增长36.7%,快递业务收入增长20.5%。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工业八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1%,“三二一”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拓展。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14%,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持续发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省完成营造林630万亩,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73%,石家庄、邢台、邯郸成功退后十,全省PM2.5平均浓度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创“十三五”以来最高改善幅度。

冬奥筹办带来新机遇。张北地区冰雪经济表现活跃,全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109项,河北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3000万。张家口首都“两区”建设扎实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有序实施。河北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步入快车道,北三县“1+5+12”规划体系已经形成;举办2021年北京·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签约合作项目82个、总投资877亿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顺利推进,廊坊临空经济区完成投资增长18.5%,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5.5个百分点。

加快融入首都“1小时交通圈”,重点领域协同实现新突破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哈高铁京承段正式开通运营,京唐城际、津兴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曹妃甸港区新增LNG码头、黄骅港矿石码头续建工程等加快推进,河北铁路里程达到805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8087公里,均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河北与京津交通一卡通实现县级全覆盖,加快融入首都“1小时交通圈”。

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取得成效。与京津积极开展联合行动,开展区域重污染天气应对联合预报会商,圆满完成重点时段空气质量保障任务;落实京冀、津冀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密云水库上游潮河、白河和于桥水库上游沙河、黎河出境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标准。

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成功举办“央企河北行”、廊坊“5.18”国际经贸洽谈会、京津冀互联网产业对接会、京津冀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中国船舶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河北京车首列地铁列车完成总装下线,2021年全省承接京津转入单位5616个,其中,法人单位3475个。

人均可支配收入29383元,民生和社会事业协同有力有效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2.51万人,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8%,控制在年度计划目标以内。全力推进20项民生工程和10项民生实事,80%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领域。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0%。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河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3%,增速分别高于北京、天津0.2和0.1个百分点。

公共服务领域合作深入拓展。积极推动京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河北延伸,持续抓好中小学跨区域合作办学,高职院校跨省市高职单招试点有序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北医三院崇礼院区一期项目完工并投入运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纳入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检验结果互认机构达到485家、互认项目43项,跨省(省内)普通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

不谈股市改卖“鸡汤”?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自称已转型“情感博主” 胡启生: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生效 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