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台青分享北京冬奥志愿服务经验 冀通过志愿活动沟通两岸

中新社北京4月13日电题:台青分享北京冬奥志愿服务经验冀通过志愿活动沟通两岸

作者朱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岛内学生无法参与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但许多在北京求学的台湾学子有机会加入其中,感受到无限荣耀,我为这些志愿者感到开心。”在13日举行的“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云分享活动中,台湾辅仁大学教师黄柏芳通过视频发言说。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一个月之际,这场由台盟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的活动在两岸同步举行,邀请台湾青年分享冬奥志愿感受,旨在加强两岸青年志愿服务交流。除北京会场外,逾40位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师生通过视频连线参加活动。

“目前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实名注册志愿者突破了449.3万,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20.5%。”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曹仕涛表示,志愿服务已成为北京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成为市民共识。他提到,志愿服务是两岸共同的光荣事业,真诚期待两岸志愿服务更加蓬勃精彩。

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招募管理处处长任炜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表示感谢,他说,提供志愿服务的1.8万余名赛会志愿者为实现北京冬奥会愿景付出了努力和非凡贡献。

在这场体育盛事的志愿服务中,闪烁着许多台湾青年的身影。他们有的伫立于赛场边,有的活跃在场馆外,发挥光热与能量。

“当志愿者放弃舒适生活,服务他人、燃烧自我时,这些个体不仅不会因为融入了群体而失去自我,反而更加闪耀、更加光彩夺目。”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志愿者,台青苏雍竣分享志愿感悟时说。

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的他,将在今年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他期待以法律专业搭建沟通桥梁,为两岸交流贡献力量,“在祖国这一端成为一座灯塔,照亮每一片在海峡两岸交流中不畏困难的浪花”。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台湾青年冬奥城市志愿者服务队召集人陈文成,向两岸嘉宾分享了该服务队的志愿情况:服务队由10位在北京工作、学习的台湾青年组成,在海淀区紫竹院公园东门提供志愿服务;志愿北京系统显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周期中,服务队总上岗服务时长为723小时;从1月25日上岗至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服务队吸引了近4万人次参与活动。

进行北京冬奥会闽南话祝福教学、邀请市民参与充满春节和元宵节文化氛围的拍照打卡……服务队在冬奥期间发起一系列带有两岸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活动。陈文成说:“这些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暖心服务,还传递了两岸民间交流的真性情。”

“冬残奥会志愿服务结束后,每隔三四天,我都会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查看是否有适合我参加的志愿项目。”台湾青年冬奥城市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林家萱告诉中新社记者。

自高中起热衷参与志愿活动的她,最近关注到大陆“强棒天使”公益项目正在招募志愿者。该项目旨在资助困境儿童,传承棒球文化。出于对棒球运动和志愿服务的强烈兴趣,林家萱第一时间提交了报名信息,希望能顺利入选。

陈文成观察到,许多在陆生活台胞还加入了大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为自己所在社区提供服务。

“虽然事情很小,但这份跨越两岸的力量很温暖。”他说,未来将继续通过志愿精神搭建起两岸民众交流的桥梁。(完)

相关阅读:
多重挑战叠加 中国外贸还能稳得住吗? 黑龙江肇源:倾司法救助力守护“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