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藏在名字里的家风

“君翰上英天朝景运,宗功远绍家世清芬”。在老家宗祠神龛两侧,用木板雕刻着的16字族联赫然醒目,古朴端庄大气,仿佛先祖们透过时空在与我对话。

爷爷在世时曾对我讲起,这是我们祖上留下来的族联,也是家族中男丁字派的来源。儿时,虽未能领会其中之意,但已然铭记于心。而今清明节气,因疫情未能归家祭扫,思绪纷扰,忽地想起这副对联来。耐不住求知欲的我,于晚上十点半,致电老家两位堂叔以求其意,然而因年代久远,堂叔们也不知其意。几番周折后,询至一位族中辈份较高且较有学问的堂伯,其释意是:君子执笔修身者才能上为英才,才能有进入朝堂做事的美好前景运势;要长远继承祖辈之功德业绩,传承家族世系高洁的品德。

末了,堂伯还不忘叮嘱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在外做事,一定不要忘记了祖宗留下来的这些训示,要清白做人做事,不该拿的不拿……清明、重阳,逢年过节时要记得多回来看一看啊!”

闻于此,不禁感叹于长辈们的用心良苦,为了门庭的延续发展,将警言警语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巧妙地融入我们的名字当中,并且代代相传。

纵观其他姓氏及分支流派,也都有自己的族联,篆刻并悬挂于氏族宗祠之上。族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追溯至东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文化优越的大族子弟竞相以字辈命名,即在同族同辈人中同取一个字作为姓名的中间字,如蒙功三、蒙远四等等,用以区分长幼尊卑。到后来,逐渐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并且传男不传女。族联一般由氏族或氏族支派创始人所撰,即同一个姓氏用同一幅族联,也因分支后创作出多幅族联。因事关氏族香火延续大计,对族联内容的确定会特别慎重,一般都会找当地饱学之士进行多方评算,若各方均评“大吉”,才将族联最终敲定下来,并用于后辈子孙的名字之中,其大体之意主要为铭记先祖功德、激励警醒后人。可以说,这寄予了祖辈对后辈的殷切厚望。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在取名上也多元化,已经不再按照祖上的规定,严格按照字派进行取名,甚至出现西方化的现象。六零、七零后的叔父一辈对于族联含义已知之甚少,八零、九零、零零后一辈,怕是早已没有了概念。于我而言,家里人的教诲自然是不敢忘、也不能忘的。按照字派,儿子属“远”字辈,又生于南宁,便按照族里惯例,将儿子取名为“远宁”,既承祖上之传统,又借了诸葛亮先生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希望他日后能够成为一个淡泊名利,志向高远,宁静祥和的人。

中国父母之爱子,为其计深远、谋具体。对于小孩的取名,可以说是重视之极,自小孩在娘胎里,一家人就开始张罗取名的事情。因为信仰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取名自然是各有所好,也不该作一味的强求。但不管怎样,给小孩取名的出发点和寓意总该是好的,不能出现歧义或贬义的情况,是要希望小孩一生平安、志向高洁、多福多德、成长成才。

名字,是中国人家教与家风的浓缩。取名,除了用以区分人员不同的符号外,更多的还包含了对后辈的教育引导意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中,一个氏族一个流派就有一副对联一个故事,道不完也说不尽。族联文化,是祖先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各个氏族流派延续发展的生动写照,不管何时都不能忘记,都应该完整地传承下来。族联与名字本是一体,其中“修身、齐家”的家风,不管时代如何更迭变换,始终激励着华夏各族后人在历史潮流中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生生不息,并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今年清明,艳阳高照,没有了细雨纷纷的伤感,然哀思仍旧绵绵不断,祖辈透过时空的教诲,我将铭记于心,并将在工作和生活中,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路。(南宁市纪委监委)

昆明警方对一名核酸检测阳性来昆人员受案调查 让救助金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