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京报社论:提高老年人接种率,是未来防疫“关键一招”

▲3月2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园新冠疫苗接种点,一位老人在接种疫苗。图/新华社

▲3月2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园新冠疫苗接种点,一位老人在接种疫苗。图/新华社

4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对于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证,建议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疫情发展到今天,相关科学常识已经明确,老年人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都是毋庸置疑的。现有证据已经表明,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更需要重点保护。疫苗则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针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这种防护效果,意味着社会应当为老年人接种疫苗创造条件,这是对老年人群体的健康负责。

同时,推动老年人新冠疫苗“应接尽接”,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抗疫大局。病毒经历了几轮变异,传染性显著增强,近期,奥密克戎导致的疫情就在多地出现,疫情反弹较为明显,这都凸显了我们进一步推动疫苗接种、完善免疫长城的必要性。在这个背景下,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也日益成为能否稳妥控制疫情的关键所在,要谨防老年人成为疫苗接种的薄弱环节。

当然,还要看到老年人接种疫苗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比如老年人的基础病较多、体质较弱,担心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一些老年人认识不足;也有人认为长期待在家中或生活在边远地区,很少外出或前往外地,感染风险很小,不用接种疫苗。

对于这些问题,社会也应当正视。相关单位应该想方设法排除老年人的顾虑,做好老年人基础病筛查,明确相关禁忌,让老年人在接种时心里更有底,提升老年人整体的接种意愿,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接种疫苗。

而对于老年人一些不科学的认识,相关单位也应当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进行广泛的知识普及。

有个别老年人认为“不出门”就不用接种,这种想法应该尽快纠正。毕竟,社会流动的频率与广度,意味着这种单纯通过“自我约束”来对抗疫情的方式并不可靠,老年人需要全面、科学地认识疫苗作用。这种细致的科普工作,同样很考验相关单位的工作耐心与方式方法。

此外,不少老年人生活在偏远、农村地区,往往难以接触充足的医疗资源,这些也应当成为着重考量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想办法让疫苗下基层、进山区,确保这些地方的老年人获得接触疫苗的同等机会。

这也意味着相关工作要有全盘考虑,疫苗接种不能只聚焦城市,更广泛区域里的老年人同样要被及时纳入视野。

其实,当前我国的疫苗接种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4月5日,全国已有超12.4亿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6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种的也有2.1亿人。考虑到我国的人口体量,实现这样的接种人数很不容易。

同时也能看到,疫情仍在反复,抗疫形势依旧复杂,我们决不能大意、松懈。广泛接种疫苗,仍是此刻我们应对疫情挑战的最有力“武器”之一。

因此,全社会应当凝聚力量,解决现实难题,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疫苗接种率。尤其是要开拓思路、创新服务模式,实现老年人新冠疫苗“应接尽接”,构建更加完整、坚固、无死角的防疫体系,争取早日实现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相关阅读:
商黎光赴山西大学现场指导局部疫情处置工作 晋控装备产品首次出口老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