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锁具的发展,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
中新社记者:刘可耕
全文字数:2463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锁出别样——历代锁具精品展”不久前在中国福州落幕。展出的99把锁,历经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反映了中华锁文化的发展历程。
“锁出别样——历代锁具精品展”展出的锁具吸引参观者。中新社记者刘可耕摄
中国古锁,如何“锁”出别样文化意蕴?古陶瓷收藏家、鉴赏家,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祥云轩将乐窑博物馆馆长余学云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阐释。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锁是如何发明的?中华锁文化走过怎样的发展历程?
余学云:锁具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起源的见证,远古时聪明的人类懂得把个人贵重物品用兽皮包起来,外面用绳索捆缚,在最后的开启处打上特殊的绳结,而绳结只能用一个叫“骨锉”的工具才能挑开。绳结和骨锉就是今天锁和钥匙的雏形。随着历史的发展,锁具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庞大的门类。
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较为成熟的锁具是5000年前中国仰韶文化时期的木质锁。中国锁具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几个阶段:从材质上看,从木质锁到金属锁(铁质、铜质锁);由结构上看,经历了闩锁—簧片锁—叶片锁—弹子锁的过程。中国古代锁具功用也呈现出实用性—美观性—技术性(西方引入)的特点。
从最早仰韶文化的木质锁开始,周朝就有关于木仓锁和钥匙的文字记载。早期的木质锁结构简单、形体笨重,多采用竹竿之类作钥匙,容易开启。木锁不够结实,后来锁改用铁、青铜等金属材料制成,结构简单。
汉代出现铜质簧片结构锁,俗称三簧锁或簧片锁,利用两三片板状铜片的弹力来达到封关和开启作用,安全性能、保密性较木质锁前进了一大步,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春秋战国时期,经公输班(即鲁班)改进,保密性得到增强。
簧片锁自唐代开始不断改进发展,一直沿用至上世纪50年代,出现了120余类不同款式,有的采用暗门、定向、二开、无钥、文字密码等特殊技术,锁具保密程度大大增加。
汉代簧片构造锁的技术,对当时的世界来说相当先进。可惜,中国古锁在汉代以后,锁具技术进展缓慢。
古锁技术未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其造型的装饰化倾向却越来越明显。东汉末年,鱼、瑞兽等造型的锁具出现,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大的锁种——花旗锁。其造型以模仿各种自然物、人造物的形态为主,变化丰富。
清代,西方发明的叶片锁传入中国并被广泛使用。上世纪三十年代,造价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的弹子锁进入中国市场,中华古锁的时代就此成为历史。
清代刻福禄寿三星纹锁。中新社记者刘可耕摄
中新社记者:中华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为什么说锁是福文化的缩影?
余学云:中国人对于“福”字的喜爱,不仅只对年节,还沁入日常生活中。锁作为古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自然也成为“福”文化的缩影。
中国古锁历经千年,不仅保护珍贵的物件,还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与祝愿。古锁常用精细花纹表达状元及第、长命富贵、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祈愿,也会用独特造型,如“琴锁”表达款款情深、长长久久,“鱼形锁”表达年年有余、富贵绵长,“长命富贵锁”为妇人孩童“锁住生命,锁住健康”。现在有的景区还能见到独具特色的“人造景观”——同心锁海。
清代刻“百福日生”锁。中新社记者刘可耕摄
中新社记者:西方锁具又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
余学云:公元8世纪,东罗马人制成最初的叶片锁,又名钥匙孔锁,利用钥匙牙花拨动锁内与之吻合的叶片缺口进行开关。公元18世纪,英国人丹尼克·波特发明凸轮转片锁。19世纪,欧洲制造商发明出高级凸轮转片锁,钥匙的牙花增到1600种,后来的各种改进更使钥匙牙花增至上万种变化。
叶片锁的钥匙造型美观大方,被公认为锁和钥匙的标志。许多国家把它制成大型的金钥匙,赠送给友邦、贵宾,象征尊敬、和平和友谊。
1848年,美国人耶尔发明采用圆柱形销栓的弹子锁。此后,弹子锁逐渐成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锁。
中新社记者:历史上,中西方锁具有过交流互鉴吗?
余学云:中西方锁具的发展,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从最早仰韶时期的木锁开始,锁具出现,再经历青铜时代金属质锁流行,锁文化传到西方。
公元前2世纪末,中国生产的簧片锁随“丝绸之路”传入了古罗马。至今,奥地利格拉茨城博物馆里还收藏着中国汉代的簧片锁。西方锁具的发展,实际上是对中国古锁文化的传承和接续。
从汉代出现簧片锁开始,中国的锁文化更加重注装饰性。西方则在吸收中国古锁的基础上发明了叶片锁,在清代传到中国。西方进而发明弹子锁,二十世纪中叶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传统锁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福州中华古锁博物馆里展示的各朝代古锁。中新社记者王东明摄
中国的古锁从最初的基础功能实用性,发展到实用兼顾美观,注入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西方锁具直到近几百年才开始崭露头角。与中国古锁不同,西方锁更注重锁的实用性,倾向于“锁具工业”,把锁具看作一个技术性产品。
全球共享的“中国智慧”中,锁具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源于中国,后经“丝绸之路”传入欧洲。欧洲人将来自东方的锁具融入本土技术和文化,逐渐形成自己的锁具工业体系,反过来助推中国传统锁具向现代锁具的转变。绵延千百年间,以锁具为载体,东西文明不断交流互鉴。
中新社记者:当下应如何传承中华锁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古锁的故事,继续推动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余学云:一把小小的古锁,似乎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从前的“慢时光”。精致的刻工、独具匠心的设计都扣动着心弦。但遗憾的是,古锁上的文化因素被日渐淡忘,本土锁具文化发展出现断层,使得现在中国的锁具工业与传统锁具行业之间基本已无瓜葛。加上长期以来,国内锁具产品造型开发设计意识的薄弱,造成中国市场上出现的锁具产品洋化严重。
当下,中国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着眼中国锁具开辟新的发展前景,设计出有个性、有市场的创新产品,已成为中国锁具行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1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节目出圈,2022年央视春晚上美轮美奂的舞蹈《只此青绿》紧随其上。看上去后者似乎受前者的启发和借鉴,实则是一次“不约而同”,唤起观众内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和对传承创新者的赞美。这也激发了对目前锁具行业的思考。
中国古锁是很好的文化载体。将中国古锁的设计巧思融入现代锁具的设计理念,让千百年前的文物活起来,持续增强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下的共识。
古锁也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真实记录。只有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为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
受访者简介:
余学云,福建将乐人,古陶瓷收藏家、鉴赏家,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会员,祥云轩将乐窑博物馆馆长。自少年起,收藏鉴研三十余年,先后出版了《将乐窑古瓷鉴赏》《将乐窑宋代茶盏》两本专著,于《收藏》等杂志发表了十余篇以古陶瓷为主题的论文。自1990年以来,向多家博物馆捐赠各个时期古陶瓷藏品1000余件,并为文化传播无偿在各地举办展览、讲座、鉴宝等活动。
图片编辑:张兴龙
排版编辑:李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