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自治区纪委监委网站
一进家门,就看到母亲板着脸坐在沙发的一角,外甥女则捧着碗一言不发,凭经验判断,定是这个小家伙又“闯祸”了。
果不其然,衣服、餐桌、座椅、地下......目之所及皆是米粒,5岁的外甥女把米饭抛洒了一圈,唯独她的碗里空空如也,还声称自己把饭吃完了,母亲一向爱惜粮食,哪忍得了她这样糟践,也难怪会生气。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对粮食十分珍惜,从小就教育我们“吃多少盛多少,不能剩饭”“掉到地上的粮食,要捡起来喂给牲畜”......小时候她常吓唬我和姐姐:“吃不完,就把头打破装进去。”我们只得硬着头皮吃完,谁都不敢剩饭,更不敢糟蹋粮食。可如今,再用这招去对付自己的外孙女时,却不管用了,小家伙认准外婆舍不得打,俨然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为教育外孙女珍惜粮食,母亲可谓煞费苦心。逮着空就跟父亲一起给小家伙讲他们小时候挨饿的故事,小家伙听得起劲,却很难领会其中的道理,几次之后效果甚微,母亲便转变策略,带着外孙女去挖野菜、种蒜苗感受种地的艰辛,还时不时给她做粗粮饭、煮玉米、吃土豆重温他们儿时的“美味”。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家伙逐渐对“珍惜粮食”有了些概念,可又时常“眼睛大肚子小”浪费了不少粮食。
对此,母亲又想出新的办法,手把手教外孙女做起了醪糟。先是把电饭锅里蒸熟的米饭,盛出一部分就着炒菜吃,剩下的用锅铲翻搅松软,待到温度适中时,撒入少许酒曲,翻拌均匀后,把米饭装进保鲜袋,密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发酵一个星期左右,醪糟就做成了。小家伙在一旁好奇地瞪大眼睛,母亲告诉她:“等摸着软了,就可以吃了。”随后的一周,她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醪糟,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一摸又赶紧缩回来,生怕给碰坏了。
终于,7天时间到了,小家伙迫不及待地催促母亲打开盛醪糟的袋子,开封瞬间一股醇香扑鼻而来。“哇,好香啊!”她兴奋地欢呼着,母亲赶忙盛出一碗让大家品尝,醪糟颜色白亮,轻轻抿上一口,丝丝清甜中带些微酸,入口绵滑爽净,唇齿留香。
自那以后,不等母亲开口,外甥女就会主动提出:“吃多少盛多少,剩下的还要做醪糟呢,不能浪费。”
母亲常说:“中国人是挨着饿过来的,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过去的苦,不能忘本。”是啊,现在条件好了,可我们对粮食的感恩和敬畏不能变,珍爱粮食的好家风、好家教更应辈辈相传,唯有如此才能不负如今的美好时光。(库尔勒市纪委监委邵文华|责任编辑黄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