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镶金镀银”变身“高级食物”,舌尖上的拜“金”主义何时休?

▲金箔食品。图/台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金箔食品。图/台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金箔冰淇淋、金箔巧克力、金箔蛋糕、金箔寿司……令人眼花缭乱的“镀金”食品风靡一时。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指出,根据我国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金银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

遏制眼下的“食金”之风,监管部门当然需要发力,依法严厉打击。此次,三部委联合叫停食物“贴金”,不仅是清除食品安全隐患的有力之举,也是为了刹住这股奢靡之风。

“食金”之风可谓由来已久,秦汉时就有“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的说法。但方士们加入黄金珠玉等炼制的“不老药”,不仅没有延年益寿的功能,反而导致很多服用者短命而亡。时过境迁,何以再度掀起“食金”之风?

此一时彼一时,现代的“食金”当然不能与古人相提并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镀金”“镀银”食品,一般来讲含量不高,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危害。专家明确表示,金银箔粉不能在消化道吸收,对人体没有作用,服用这些食品没有任何生理意义。

金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食用过多,以及金箔如果纯度不够或掺入其他有毒元素,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有鉴于此,早在2001年,金箔就被原卫生部明令禁止加入食品中。但多年来,“金箔食品”依然大行其道。

究其原因,大抵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少商家把“食金”当成营销噱头,大力宣称“黄金食品”具有保健功能、治疗功能等。原本普通的食品一旦挂上了“金字招牌”,立马身价百倍,比如5元的冰淇淋配上几片金箔后就卖到58元,一块覆盖薄薄一层金箔的巧克力甚至可以卖到12万元。

另一方面,有不少消费者或是被商家误导,或是出于猎奇炫耀心理,把“食金”当成一种时髦。有人不无优越感地表示,“吃之前一定会拍照,然后在网上分享,感觉很有面子。”这无疑与当前全社会倡导的勤俭节约之风背道而驰。

商家的逐利本性和消费者的“虚荣需求”相结合,“食金”之风自然甚嚣尘上。可是,食品安全无小事,舌尖上的拜“金”主义更不容放纵。

鉴于反食品浪费已进入法治轨道,下一步也可以考虑把反“食金”之风纳入反食品浪费的范畴。只有切实提升打击力度,才能有效倒逼商家守住合法合规的经营底线。

作为消费者,也要端正认识,既不能迷恋商家的宣传,交“智商税”,更不能为了满足虚荣心花钱买面子。

只要消费者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镀金”“镀银”的所谓“高级食物”,“食金”之风也就会自然失去滋生的土壤。

作者|胡欣红(教师)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坠机事故现场下雨,搜寻受阻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本次疫情具有明显聚集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