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18分钟史诗级镍资本大战的背后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樊巍杨沙沙]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近日表示,从3月18日起将镍合约的单日涨跌限制从8%提高到12%。此前一周,一场“史诗级逼空大战”刚刚在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交易所上演,中外资本围绕镍期货,展开激烈的资本博弈。在这场堪称“能够载入金融史册的逼空事件”中,中国企业青山集团是主角之一,而这场金融战最终以对决双方达成“静默协议”而告终。多名接近事件的知情人士近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此次事件的导火索实际上是突然爆发的俄乌军事冲突,而中国企业应该在事件中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

交易员在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内交易。

交易员在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内交易。

“惊魂18分钟”

3月7日—8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镍期货价格连续两天出现戏剧性暴涨。在过去十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交易价格稳定在1万—2万美元每吨的镍期货,先是在3月7日这一天最高涨至50300美元每吨,随后在3月8日这一天最高涨幅超过100%至101365美元每吨。彭博社在报道中描述了“史诗级逼空大战”发生那一天的场景:伦敦当地时间3月8日凌晨5时42分,镍期货已达到一个历史新高点,而在往常的那个时候,睡眼惺忪的交易员通常只是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喝咖啡时瞥一眼价格。那天早上6时刚过,镍期货价格就突破每吨10万美元。伦敦一家金属经纪公司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他看到这些走势时意识到价格飙升对他的公司、镍市场和全球金属行业意味着什么,“那18分钟会一直困扰着我”。

针对镍价失控状态,为防止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系统的系统性风险,3月8日盘中,伦敦金属交易所紧急停止交易。随后有市场传闻称,此次国际镍期货价格出现极端暴涨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以全球大宗商品巨头瑞士嘉能可公司为首的国际资本正在利用俄乌冲突引发的国际镍供应短缺恐慌,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对持有大量镍空头头寸的中国青山集团展开资本狙击。青山集团的20万吨镍空单可能交不出现货,浮亏将超过60亿美元。嘉能可此举意在通过逼空,获取青山集团在印尼镍相关资产60%的权益。

3月9日,青山集团对外宣称已取得建行和摩根大通的信贷承诺以支付追加保证金、并用存有的高冰镍置换国内的精炼镍,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而在3月10日,一位据称是嘉能可瑞士总部匿名人士向媒体表示,关于嘉能可逼空青山等说法均不正确。

但多方释放的各种信息让事件真相扑朔迷离。伦敦金属交易所则连续发布系列公告调整部分交易规则,如可在适当条件下延期交割、恢复交易后会设置10%涨跌幅限制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管控金融资本的投机行为,也为青山集团暂时获得喘息机会,并为事件双方创造谈判空间。

3月15日,青山集团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上发布重要通知称,已经与由期货银行债权人组成的银团达成一项静默协议。随后,根据伦敦金属交易所宣布的交易新规,伦敦当地时间3月16日上午8时镍市重新开盘。“这绝对是一次能够载入金融史册的逼空事件,”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第一主要是青山的地位决定,青山作为全球镍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一次如果被平仓,将对全球镍产业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第二是此次逼空事件把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镍期货价格推到一个极端的高值,可以说是极为罕见。

被狙击内幕?

根据官网青山集团介绍,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营不锈钢生产企业之一,青山集团于1988年从浙江温州的一家汽车门窗制造公司起家。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如今青山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和镍铁生产商。有数据显示,2021年,青山集团生产不锈钢1237万吨、生产的镍铁折合镍金属60万吨,均居世界第一。

上述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称,也正是因为青山集团在全球镍铁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其判断年内旗下大量高冰镍和镍铁产能的投产将对市场价格产生冲击,为对冲风险所以青山集团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市场保持高仓位空单。据青山集团披露,2022年集团的镍产量将高达85万吨。“而这将对全球镍供应造成一定的冲击,镍价大概率会下跌。为对冲价格风险,应当说青山集团在期货市场做空单对冲的逻辑是合理的,在正常市场情况风险也是可控的。但是由于青山集团的产品主要为高冰镍,与伦敦金属交易所镍交仓品种存在错配,这就为市场极端情况下的‘逼仓’埋下隐患”。

此外,上述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突然爆发的俄乌冲突成为此轮镍价暴涨的导火索,这也为国际资本趁机对青山集团开展资本狙击创造条件。

该分析人士表示,俄罗斯作为镍重要的生产及出口国,其镍出口量排名全球第一。但随着俄乌冲突导致的对俄制裁不断升级,俄镍交易和运输均受到阻碍。同时,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引发动力电池用镍的高需求预期,镍供应不足加之低库存和高需求预期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镍价不断上涨。在这种背景之下,埋伏已久的国际资本乘势逼空,在3月7-8日开始对持有大量空单的青山发起“逼仓”狙击。

中企“短板”有待提高

一旦青山集团在这一次历史性的镍期货“多空大战”中败下阵来,将会造成什么不利影响?上述分析人士表示,青山集团在印尼布局的镍矿产业堪称是中资企业走向海外的经典成功案例之一,一批中资企业也在当地依托青山集团的镍矿产业“搭车”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如果本次事件真如传闻所言,青山集团被迫以出让部分权益的形式脱险,有可能会削弱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话语权,也对中国企业在印尼镍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造成一定影响。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回顾整个事件,中企最大的问题不是跟西方银团过招经验不够,而是在期货市场上对风控心态的把握。以青山控股为例,该企业在期货市场有做空经验,赚取利润不比做实体经济少,但出现问题后,企业不是斩仓走人,而是继续加码,对实际风险估计明显不足,造成后期承受巨大波动。实际上,疫情以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巨大波动,让许多中企产生了走捷径的赌博心理,做期货的企业明显增加,但失败经验也不少。

“就期货市场操作经验来看,中企不比西方落后。如果硬要说短板,那就是期货市场对于数据收集十分敏感,相差几毫秒的信息,可能就会导致差别巨大的结果。例如西方企业启用卫星云图收集全球企业装卸货、矿山开矿等情况,相比之下,中企信息收集较原始,未来这一短板需要重视。”洪灏称。

相关阅读:
关于郑州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情况的通报 长达两小时!中美元首视频通话信息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