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沉睡”荒地变粮田

近日,我们再次走进平南街道平田村,只见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们正在新复垦的千亩良田上开展春耕春种工作,机声隆隆、人声鼎沸。该村村民吕大爷看到我们,乐呵呵地说:“现在好了,又可以种庄稼了,我心里高兴!”

谁曾想到,此处的千亩良田,在两个月前还是一片沟渠无水、杂草与灌木丛生的撂荒地。

此前,平南县纪委监委围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在平南街道检查时,发现平田村、六壬村一处大片标准化土地里荒草丛生、无人耕种,撂荒闲置。

“这么好土地怎么没人耕种?田间也有水渠,为何会闲置于此?”在检查过程中,督查组小覃一边查看田间水渠情况,心里直犯嘀咕。

走访结束后,督查组决定走进农户家中,了解具体情况。

“种地很辛苦,又是靠天吃饭,遇到旱涝等自然灾害,一年就白忙了,不如出去打工稳当。”

“家里就只有我跟老伴、孙子,一般就在房前屋后种点菜够吃就行了,年纪大了,干不动了。”

“我也想种,但是大家都不种,要是想引水,单单让我自己一个人去修整水渠,我做不来啊,想想也就放弃了……”

村民个体种地愿望不强、信心不足、能力不够,这才是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农民不愿种,那是否可以依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耕作盘活荒地?”我们立即向平南街道党委、政府和平田村、六壬村等单位反馈情况。

“主体责任是政府,但是解决土地撂荒,既需要动员农户复耕复产,也需要投入资金修复水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水利局以及乡村振兴局不能袖手旁观,多方应团结协作,加快推进复耕复产。”第二天,县纪委监委联合平南街道党工委、县水利局、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就进一步解决土地撂荒问题进行会商。

“惠农政策是否落实、农田补贴是否全部发放到位,这都与干部作风问题息息相关。”之后,我们对土地复耕复产工作全程跟进监督。

合作社承包耕作会铲掉田埂,带来农户之间田界纠纷;动员农户流转土地,但农户不配合;维修水渠所需投入资金较大,申请难度大……在监督过程中,我们就监督发现的问题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并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如田界纠纷,在保留田基免去农户田界纠纷之虑的基础上,先由大户对撂荒地进行开垦,并播种玉米套种大豆。针对愿意继续耕作的群众,播种后交由其管理并收成;针对无劳力或者不愿管理的农户,则由种植大户进行管理收成,在政策上鼓励农户耕种或进行土地流转,提高农田耕种率。

如今,平田村成立全县种植示范区,实施连片撂荒地、分散撂荒地、零星撂荒地“三地”共治,盘活撂荒地800亩,种下马铃薯、水稻、玉米、大豆等,预计平均每亩产值实现1.13万元。(平南县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疫”不容辞,我们在行动 南宁:下好清廉建设“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