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15时,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市疫情最新情况。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陆韬宏在会上通报,上海市新增4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0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今天报告的4例确诊病例,3例是在集中隔离管控中,1例是在相关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101例无症状感染者中,66例在集中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为相关风险人群筛查发现,均已闭环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从2022年3月15日15时起,将普陀区石泉街道宁强路33号石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在会上通报,3月1日至15日14时,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4例、无症状感染者861例,合计955例。
顾洪辉表示,三月份以来,上海市本土疫情呈多点散发、多链并行、隐匿传播、快速蔓延态势。目前,上海正处于疫情应急处置的关键阶段,阻断传播的任务仍然艰巨。
这次的本土疫情来势汹汹,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顾洪辉指出,首先,报告的感染者中,近90%是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这个病毒的特点传播速度快、易扩散,隐匿性更强、更难被发现。
其次,疫情涉及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公共浴室、社区活动中心、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以及商超员工、班车司机、隔离点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等重点人群和普通社区人群,传播链复杂。
同时,入境人员、输入病例大幅增加,国内区域协查任务持续增多和本土疫情交织叠加,给我市隔离房源、医疗救治资源等带来巨大压力。
针对以上特点,上海市疫情防控相关部门重点做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市、区两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24小时运转,第一时间落实排查追踪、流调溯源、转运隔离、封闭管控、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工作。这次,上海全市封控的小区、单位等比较多,上海全力做好管控区域人员服务保障,特别是加强老人、孩子、孕产妇、大病急病重病患者的关心照顾。
二是防止疫情传播扩散。上海加强了离沪和来沪返沪人员管理,明确市民非必要不离沪,在交通场站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暂停全市各大客运站运营。全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停止幼儿入园,高校实施相对封闭管理,培训机构和托育机构暂停线下服务。同时,上海进一步严格了医院、学校、养老院、交通站点、商场超市等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措施,阶段性暂停大型展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
三是扩大社会面核酸筛查。上海综合流调情况和“热力图”等,对病例较多、活动频繁、传播链复杂、扩散风险较高的重点区域进行较大范围的主动筛查。与此同时,上海还对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教育、商贸等8个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进行全覆盖筛查。近日发现了较多感染者,就是上海通过扩大筛查主动发现的。
四是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两年来,上海坚持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综合防控,因时因势因情动态调整防控策略。近日,上海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特点,又调整完善了涉疫场所和人员的管控措施,在抓好疫情应急处置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市民生活和城市运行的影响。接下来,上海继续严格落实口岸、隔离点、医疗机构、进口冷链管理要求,梳理重点问题进行清单式排查,组建14个市级工作组在全市范围开展专项督导,及时查漏补缺、堵塞漏洞。
顾洪辉表示,这次疫情也暴露出上海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比如,个别场所闭环管理执行存在漏洞,一些高风险岗位人员个人防护不规范,人流密集场所管理还有短板,集中隔离房源储备不足,应急处置期间公共服务保障不够到位,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特性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即知即改。接下来,上海将继续强化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加强隔离点、学校、医院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场所防控措施,进一步提升物资储备和服务保障能力,抓紧开展疫情处置各项工作,争取早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顾洪辉提到:“今天凌晨,宗明副市长、我和邬惊雷主任、陆韬宏副主任在一起讨论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的事情,考虑以网格化方式对重点区域人员进行新一轮核酸筛查。”
这次疫情处置过程中,广大市民支持、理解和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让人非常感动。顾洪辉表示:“这段时间以来,全市防疫人员顾不上家庭,不分白天黑夜,持续战斗在疫情防控前线,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同事,一直没有休息。很多网友发来信息或留言提醒‘要好好休息’‘多多保重’,全社会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我们表示感谢!”
面临如此严峻的疫情考验,上海是否会像一些其他城市那样,实施更为严格的封控措施?会不会封城?要不要居家办公?
“目前,我们没有‘封城’,现在也不必‘封城’。”顾洪辉说。
他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上海按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没有采取“封城”“停摆”等措施。上海始终坚持主动防控、精准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因时因势因情调整我市防控策略,努力将疫情对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影响降到最低,
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上海将根据区域风险等情况,划定若干重点区域,实行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进一步强化社会面防控。重点区域之外,各单位、各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错峰上下班,有条件的尽量阶段性实施居家办公,减少人员流动,以帮助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让市民群众恢复如常生活。
面对此轮疫情的病毒特点,上海市的防控工作应该如何开展?
据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介绍,这轮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是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该变异株与之前的新冠病毒流行株相比,具有传播力更强,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更高,传播隐匿,早期发现更难等特点。
她表示,本轮疫情疫情传播范围广(基本涉及全市各区,涵盖学校、社区活动中心、商场超市、公共浴室、歌舞厅等多种公共场所)、涉及对象多,报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超过前几次本市的的本地疫情,疫情出现多链、多点社区传播的情况,呈现局部区域高发的特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为适应当前上海市疫情形势,上海防控工作坚持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总目标,突出‘减少流动+扩大筛查’防控工作原则,拔点清面,快速推进。”吴凡说。
她表示,一方面,上海要根据发现的病例及其传播链的流行病学调查,针对其相关人员和场所/区域开展排查管控,尽早将明确的疫情风险管控起来。同时,针对可能存在疫情潜在传播风险的重点区域,如病例众多、活动频繁,传播链复杂,扩散风险高等区域,上海启动全域核酸筛查。第三,上海以重点行业、系统为重点,开展一轮全覆盖核酸筛查。
另一方面,从面上防范角度,上海通过中小学校线上教育、大学院校相对封闭运行、鼓励和倡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居家办公、非必要不离沪等措施。
所有这些措施都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减少人员流动,减少聚集性活动等,让人员流动降下来或慢下来,综合提高整体控制疫情的效果,从而尽快实现社会面的动态清零。
上海抗原检测试剂盒即将面市供应。什么是抗原检测?试剂盒将对疫情防控起到什么作用?
吴凡介绍,病毒的结构包括:包膜、衣壳、核心。核酸检测就是测核心里面的遗传物质——核酸(具体到新冠病毒就是RNA),抗原检测就是测包膜上的结构蛋白。所以说两种测的标的物不同。
两种方法相比,抗原检测方便、快捷,但灵敏度稍差;核酸检测相对复杂,检测时间长,但灵敏度、特异度都比较高,所以目前这也是临床诊断的确诊依据。
如果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需要自行进行抗原检测,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吴凡表示,事先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流程,规范地进行采样、加样、结果判读等操作。“这里我特别要强调采样环节,采样部位对不对、深度够不够,以及准确程度、力度等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采样有时候是需要有一点疼才能采样到位,通俗讲就是自己要狠一点、准一点,下得去手。”
吴凡提到,一旦自测结果显示阳性,也不要紧张惊慌,立即向社区、单位等有关部门报告,按照规定流程转运至发热门诊进行核酸检测完善排查。
她还强调,这种自测一般适用于整个病程中的感染初期,因为这时病毒还停留在上呼吸道。另外,这种方法适用于应急状态下大规模进行快速甄别。
吴凡提醒市民,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仅作为有益的补充手段,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两种检测技术的优势,推广构建‘抗原快速自检+机构精准核酸检测’的组合式检测模式,不断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快速控制疫情。”
此次疫情,上海市成立了14个督查组,按照市防控办统一部署,深入16个区,针对集中隔离点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导。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地区组组长蒋蕊在会上介绍,督导组对照国家和上海市最新的防疫工作要求,梳理形成了《集中隔离领域专项督导要点》及《综合检查标准流程》,进行逐项排查。
根据防疫要求,此次督导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既有“明查”,也有“暗访”。自3月10日督导工作开展以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督导组当场指出,要求对照防疫规范落实整改、即知即改。下一步,督导组还将针对发现问题开展“回头看”,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
对于存在管理疏漏的入境隔离点,上海将如何处置?
顾洪辉表示,此次隔离点管理疏漏引发本土感染并导致传播,影响巨大,教训深刻。“警醒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落实隔离点等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闭环管理。”
“对失职人员,我们将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顾洪辉说,目前上海市已成立调查组,正对华亭宾馆集中隔离点开展专项调查,并会适时公布调查进展情况。
根据最新疫情防控有关部署,为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和健康,上海市中小学已于3月12日起,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表示,昨天是本次线上教学第一天,上海市共计约152.3万中小学生参加了线上课程学习,通过22个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互动,总体情况平稳有序。
为保证线上教学高质量开展,上海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教学内容方面,11300余节“空中课堂”视频课资源涵盖小、初、高全学科全学段。针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上海还打造了200余节“名师面对面”课程。除此之外,还汇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资源、“双减”课后服务资源等,为在线教学提供丰富优质的资源供给。
在教学方法方面,综合考虑各校在教学进度、学生学情等差异,除了沿用2020年春季学期的“收看空中课堂+互动教学”的教学模式之外,上海根据这些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已有基础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由学校任课教师进行直播互动。上海市级教研部门还制定指导意见,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作业应用、资源准备等关键环节进行指导。
下一步,上海将会同各有关单位,继续优化完善在线教学体系、丰富学习资源,不断强化技术保障,同步关注在线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与关爱指导。
针对高校,上海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举措。
“上海始终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筑牢疫情防线。”杨振峰表示,按照本市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要求,上海对高校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
目前,上海全市所有高校都按照校区采用了封闭管理模式,落实全员排查。对于所有人员完成2次核酸检测且结果均为阴性的学校,可由封闭管理模式转为准封闭管理模式。
准封闭管理期间,高校不得开展跨校区交流及聚集性活动,学校严格校门管理,入校人员须提交本市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间隔24小时),严格核验身份、检测体温、查看健康码和行程码。出校人员需依申请出校。校区内人员流动要做到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避免人员聚集。师生员工每周均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同时,高校竭尽全力做好师生员工关心关爱和后勤保障。上海要求学校严格落实安全就餐模式,确保封控期间餐饮保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此外还要求学校做好洗浴、洗衣、超市、就医等生活服务保障。
目前,上海有个别高校出现了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杨振峰介绍,有关学校在疾控部门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积极应对和处置。接下来,上海将从严从紧从细做好后续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师生健康和校园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