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聚焦两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刚刚在北京胜利闭幕。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牛立文,全国人大代表牛朝诗等分别针对不同议题发言。让我们聚焦两会,一起来听听“两会”上的科大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
❖
《人民画报》2022年3月8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表示,近年来,我国高校每年有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但同时,国内各行各业每年有上千万的专业岗位需求。特别是随着国家发展质量效率提高、产业结构日益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旺盛。但目前我国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为此,建议大力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一要确立高层次职业教育的目标,通过与产教融合型企业联合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打通高职对接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端“立交桥”;二要改进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打造一批高水平、高技能、具有培养实力的高职院校和专业;三要促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要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技术需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并建立定期更新机制。
《中国教育报》2022年3月7日:
在课程设置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认为:“要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技术需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并建立定期更新机制。”郑永飞建议,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内容,将有代表性的技术、工艺和规范以及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实践内容,校企合作共同构建课程评价指标,同时不断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利用,扩大受益面。
《安徽日报》2022年3月12日: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要求共鸣强烈。他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要让“钱变纸”,更要让“纸变钱”,在加强科技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目前,我省正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体系建设,郑永飞表示,将积极围绕这一重要主题资政建言,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努力帮助更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全国政协委员牛立文
❖
《安徽日报》2022年3月12日:
独行者步疾,结伴者行远。全国政协委员牛立文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当代中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把更多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把更多力量汇聚到共襄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之中。
全国人大代表牛朝诗
❖
央视网 2022年3月9日:
在2021年,感触最多的就是像常见病纳入医保,像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的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实际上对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决策。在这里我就想提出一点,现在新药的研发,从整体看,临床用药基本上是仿制药、进口药,加大原研药的研发、创新药物的研发,国家(在这方面)应该有定向性的投入,高产出才能够使得药物的治疗,能够使老百姓享受。
❖
《新安晚报》2022年3月2日:
从春节假期结束到现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就通过20多台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为来自成都、武汉、宁波、大连等地的外省患者解除了病痛。“安徽的患者以前遇到疑难重症总想着去外地就诊,我们只有把学科建设好,才能减少老百姓跨省就医来回奔波。”在牛朝诗看来,在提高疑难重症服务能力的同时,还要“强基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建议国家出台政策,鼓励退休医生到农村执业,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来自医疗卫生行业的代表,牛朝诗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尤为关注。如何更好实现分级诊疗,牛朝诗带领的团队也一直在探索。
今年全国两会上,牛朝诗关注的重点仍然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相关。“现在很多医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农村去,而且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其实城市退休的医生是很宝贵的资源,希望相关部门能通过顶层设计,引导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到基层医院执业,通过带教提升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在职称、退休待遇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的倾斜,助力乡村振兴。”
《生命时报》2022年3月4日:
解决药价贵问题,让百姓用上好药,是促进国民健康的关键。牛朝诗把关于加大原研药的研发,破解药价贵难题的建议带上了全国两会。作为一名来自医疗卫生行业的代表,牛朝诗通过前期大量的调研走访,发现在新药研发方面存在经费不足和研发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为此,牛朝诗提出五点建议:加大原研药的研发,抢占生物药研发先机,深化慢病药物研发,加大中药基础研究,提升基层用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