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湖南日报:一句排忧解难 道出为民情怀

民生连着民情,民意就是民心。3月11日,李克强总理回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政府的职责就是要顺应民心,给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过好日子。”一句“排忧解难”,道出了党和政府为百姓群众雪中送炭的厚重情怀。

这次的记者会上,总理提到的“民生十盼”多数是基本民生,来自普通百姓。排忧解难,就是在这些个体力不从心时济困扶危,“扶一把老百姓”。政府工作报告连续4年重申“房住不炒”,推进保障房建设;国家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保网;连续10年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不低于GDP的4%……住得了房、看得起病、上得了学,日子就有希望、有奔头,老百姓就有了“定心丸”。

“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国跨省流动人口超1亿,异地就业、养老、就学,往往需要来回跑。11日的记者会上,总理提出将更便捷高效实现“跨省通办”。日前,我省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启动,意味着在湖南享受医保“一口价”支付即将落地。在解决“应保尽保”问题之后,尽可能为老百姓节省开支、提高效率,就是湖南立足让老百姓顺心顺气的贴心实践。

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情怀最动人。排忧解难既立足当前,又需考虑长远,想百姓未想之事,做百姓想做而无能力做之事。总理让“骑手们”系上“安全带”,既解灵活就业人员的燃眉之急,也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将发展带来的民生期待纳入解决范畴:“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高质量民生才能孵化高品质生活。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叠加,“为人民排忧解难”,就是“施肥施到根上”。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行不避险。对于一个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来说,民生改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一件接着一件办,我们一定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共产党人的情怀所在,更是使命所系。(评论员黄炜信)

相关阅读:
山东本轮疫情五大特点 北京疾控:有这20个省市相关地区旅居史且已进京人员人员立即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