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92处修改:实事求是地呼应民之所盼 快评

政府工作报告92处修改:实事求是地呼应民之所盼  快评

▲3月1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吹风会,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和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详解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图/新京报记者陈琳摄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当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介绍,政府工作报告补充修改内容涵盖了代表委员提出的大部分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个方面。

政府工作报告在代表委员审议讨论后,根据意见建议进行补充修改,再提交大会表决通过,是法定程序的要求。而修改过程,实际就是进一步凝聚共识、呼应民之所盼的过程。

从公开数据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补充修改达92处,达近几年来最多。一方面反映出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直观体现了对代表委员们的尊重和对民意的依归。

这些补充修改内容涉及经济、民生等多个方面,但都可以归结到“实事求是”这一点上。

政府工作报告92处修改:实事求是地呼应民之所盼  快评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介绍,《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个方面。图/新京报记者陈琳摄

比如,在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方面,补充了“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内容。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也强调,今年将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财政货币政策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来展开。同时,总理还专门提到,要逐步完善政策,给灵活就业的“骑手”系上“安全带”,让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既解燃眉之急,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总理的强调,都凸显了对“稳就业”的重视程度。这主要是源自现实的就业形势:“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1076万,历年最高。还有近3亿农民工要有打工的机会,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因此,“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

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涉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民生领域的修改有近30处。如教育方面,增加了“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表述。

此前,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在此基础上,明确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入学,进一步突出了重点和“痛点”。也可以说,是更有力敦促地方和相关部门,尽快把随迁子女纳入流入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的要求落到实处。而这不仅是保障随迁子女教育权利,也利于为“稳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3月3日,陕西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学期首场小型双选会正在举行。图/IC photo

▲3月3日,陕西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学期首场小型双选会正在举行。图/IC photo

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老一小”问题上,政府工作报告也有所反映。如,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前增加了“多渠道”三个字,回应了三孩政策背景下,动员社会力量扩大托育服务供给的社会现实需求;养老方面,补充了“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等内容,呼应了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之下社会的养老服务需求变化。

此外,在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政府工作报告补充了“继续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置于全球能源供应链安全稳定遭遇多种压力,尤其是最近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现实语境下,这些补充内容的针对性不言而喻。

总结起来,补充修改的内容都极具现实关切性,是实事求是态度的一种体现。从更本质的角度讲,也是务实回应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报告的补充修改,则为此写下了生动的注脚。诚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政府的职责就是要顺应民心,给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过好日子。这一点,也作为一种社会共识,体现在了报告及报告修改的点滴细节之中。

当然,接下来,更重要的是,要把修改后表决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承诺、要求,不打折地落到实处,让民众有切实的收获。

特约评论员|羽木(媒体人)

编辑|李潇潇

相关阅读:
山东沂源:14日起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调整为居家线上教学 美国政客借俄乌危机搅和台湾问题,我驻美使馆警告